皮膚癌 | 黑色素瘤與良性癦痣的分別在哪裡?皮膚科醫生詳解皮膚癌成因、症狀、種類及治療方法

什麼是皮膚癌? 皮膚癌可分為多少種類?
皮膚癌,是指皮膚細胞的惡性增生,癌細胞可以侵蝕附近組織,擴散到身體不同部位。皮膚的結構分為三層:最外層的表皮,深層的真皮及皮下組織。
常見的皮膚癌位於皮膚的表皮層,主要有三種:
-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
- 鱗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黑色素瘤(Melanoma)
10497次閱讀
長期接觸紫外線是引致皮膚癌的主要成因,經常曝曬會傷及皮膚的基因,形成基因突變,令細胞失控增長,導致皮膚癌。
皮膚癌症狀依據皮膚癌的種類而定:
癦痣是良性的黑色素細胞增生,但是黑色素細胞也有可能出現癌變,形成惡性黑色素瘤。
如果黑痣具有ABCDE法則等外觀上的可疑特徵,便有機會是黑色素瘤:
A (Asymmetry): 黑痣出現左右不對稱
B (Border): 黑痣的邊緣不規則
C (Color): 黑痣的顏色不均勻、有多種顏色
D (Diameter): 黑痣的直徑大於0.6厘米
E (Evolution): 黑痣出現快速變化,例如變大、突起、表面出現潰瘍或流血等
皮膚癌每年的發病數字不斷上升,這可能與市民多參與戶外活動、人口老化、公眾對皮膚癌認知增加有關。雖然皮膚癌的發病率增加,但死亡率不算特別高,因為皮膚是最易觀察到的器官,出現癌變時也較易注意到而及早求醫。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是治癒率較高的癌症,主要透過手術切除腫瘤來徹底根治。只要及早切除,復發機會較低。另外,放射治療適用於無法接受手術、年老或身體虛弱的病人。其他的治療方法包括冷凍治療、電灼術刮除、局部化療、局部免疫治療等。
至於黑色素瘤,如果屬早期癌症,最理想是透過手術將腫瘤徹底切除,有需要的時候會切除局部淋巴結。黑色素瘤的復發機會較高,必須定期覆診。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或需接受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療、放射治療等。
研究顯示80%的皮膚癌是可透過防曬措施預防,因此防曬措施應從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