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新冠肺炎 >  口罩令取消 | 3月1日起全面解除口罩令 精神科醫生:或出現焦慮症狀 籲社會彼此尊重

口罩令取消 | 3月1日起全面解除口罩令 精神科醫生:或出現焦慮症狀 籲社會彼此尊重

Florence
編輯: Florence
日期: 2023-03-02

口罩令取消現焦慮症狀-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籲社會彼此尊重

港人經歷三年多的新冠病毒肆虐,口罩令措施由2020年7月15日維持至今,已歷時959天。鑑於考慮到疫情整體風險可控,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宣布3月1日起全面撤銷口罩令,市民在室內、戶外,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均毋須佩戴口罩,而醫院、老人院等高風險場所負責人則可行政指令要求在場人士或訪客佩戴口罩。

專家憂脫下口罩現焦慮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稱,不少市民表示會繼續於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他認為可交給市民自行決定,亦相信市民能夠自我管理健康。他又特別關注兒童日後毋須戴口罩的精神健康,尤其是3歲以下小童自出生以來,戴口罩已成生活的一部分,憂慮隨著撤銷口罩令之後,小童會出現焦慮情緒;另有部分家庭有口罩依賴傾向,認為校方可容許家長自行決定,又呼籲社會以包容態度,尊重他人的選擇權利。

口罩令取消現焦慮症狀-兒童長期戴口罩長遠有可能影響小朋友的社交心理發展-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籲社會彼此尊重

今日綜觀市面,佩戴口罩的市民仍佔大多數,而各網站討論區及家長群組均對會否繼續佩戴口罩議論紛紛,甚至擔心小朋友因佩戴口罩而遭受批評甚至歧視。精神科專科醫生汪嘉佑表示,有實驗心理學的研究顯示,一件事重複做平均66次,大腦便會將這個別行為轉變成習慣。很明顯戴口罩已成為港人日常,口罩給予我們安全感,相信它是一個有效保障自己健康的方法。但對於本身已經有社交焦慮的人士來說,脫去口罩有機會加劇焦慮程度。

逐步減少戴口罩次數 重新適應

汪醫生建議可以給口罩一個「過渡期」:「若脫去口罩感到焦慮不安,可以先嘗試不同款式的口罩,由醫療級改為佩戴布款或運動款式的口罩,再慢慢減省佩戴次數,看看情況可否改善。」若焦慮徵狀持續一個月,或嚴重影響生活,醫生或會懷疑有關焦慮並非單單由口罩所致,背後可能有其他情緒誘因,有需要人士應尋求專業協助。

醫生建議兩類人可按需要繼續佩戴口罩

雖然口罩令已取消,但汪醫生仍建議長期病患(如:鼻敏感、花粉症、免疫力低)的患者及家有嬰孩的人士按需要繼續佩戴口罩。此外,他亦建議經常進出醫院、從事經常接觸不同國家工作人士及乘搭飛機時可按情況佩戴口罩。汪醫生強調,佩戴口罩與否取決於個人選擇,呼籲社會彼此尊重。

口罩令取消現焦慮症狀-兒童長期戴口罩長遠有可能影響小朋友的社交心理發展-精神科專科汪嘉佑醫生籲社會彼此尊重

長期佩戴口罩或影響兒童社交心理發展

對於兒童應否長期佩戴口罩,汪醫生認為要平衡利弊,此舉長遠有可能影響小朋友的社交心理發展,尤其是三至六歲是小朋友學習黃金期:「讓小朋友學懂非言語的溝通是他們成長重要的一環,過去三年多,他們很少機會看見他人的全貌,加上時常留在家中,嚴重缺乏社交鍛鍊。父母可以循序漸進讓孩子脫下口罩,向他們清楚解釋佩戴及除下口罩的原因,並教導他們不要因這話題取笑朋輩,尊重他人的選擇。」

 

503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