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鼻塞問題容易影響學習情緒

編輯: admin
日期: 2011-01-01
城大日前就兒童病患實況、治療習慣及認知進行抽樣電話及問卷調查,對市面上一般藥物及通鼻產品進行研究,從而提升市民對兒童通鼻及相關產品的認知度。
在今年7至8月期間,城大隨機抽樣打出13,354個電話,受訪人數共1,031位包括鼻塞及非鼻塞患者,當中有400名成人及兒童鼻塞患者。在受訪者中,四成人有鼻塞問題,當中兒童佔三成一(126人),而五成半有鼻塞問題的兒童介乎8至15歲。超過四成兒童每兩星期都出現一至四天的鼻塞,超過一成半每天都鼻塞。

耳鼻喉專科醫生黃雅信指鼻敏感通常會引起鼻塞、流鼻水等症狀,影響呼吸,睡眠質素欠佳,專注力及記憶力下降,可導致黑眼圈。黃醫生說:「由於長期呼吸不暢順,導致眼部四周缺乏氧氣輸送,容易形成黑眼圈。不少患者忽視病情,可導致鼻前庭炎及鼻中隔歪曲等。長期鼻塞的嚴重者長時間需要用口部呼吸,由於口部肌肉需要持續配合呼吸,更有機會導致面頰骨變長和胸骨凹陷,對發育中的小童影響甚深。」他建議患者可以用行為治療法、藥物治療、脫敏治療和手術治療等,盡快改善及根治鼻塞問題,如有疑問應該儘快向醫生求助。此外,亦可使用“行為治療法得以舒緩”有關問題,包括鼻穴道按摩、側睡或使用通鼻外用貼等。

萬寧高級藥劑師趙國亮拆解市面上一般藥物和通鼻產品的成份及作用,分析薄荷膏、通鼻棒、通鼻外用貼、麻黃素類 (血管收縮) 和抗組織胺等產品的特性。
口服麻黃素類的通鼻藥品:功效快,可以收縮鼻黏膜充血的血管以達致通鼻塞之用,但會有血壓脈搏上升等副作用,患有心血管病、糖尿病等人士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即使是外噴式的麻黃素類的通鼻用品,亦會令鼻黏膜乾燥、灼熱感和刺激,使用七天以上更有機會上癮,甚至復發。
口服及外噴式的抗組織胺產品:可收乾鼻水和停止鼻敏感帶來的痕癢,但副作用是引致昏睡、口乾和便秘。
一般非藥物類產品如薄荷膏、通鼻棒、通鼻外用貼等:這些都比西藥較少產生副作用。但仍要留意薄荷膏含樟腦同水楊酸成份,會容易造成皮膚敏感,小童使用時要注意,同時也要須家長小心地指導下使用,避免小童把薄荷膏沾污眼睛而引起刺痛感 。
通鼻外用貼:無副作用,而且效用可達8小時,使用時不須接觸皮膚,所以不會出現皮膚敏感等副作用。
最適合兒童使用的通鼻貼

此外,產品全無藥性,絕無添加有害成份(例如:萘及樟腦),適合患有蠶豆症人士使用。當中加入的Bitrex®極苦澀而無害成份,用以防止小童意外吞服。產品以意大利GMP藥廠嚴謹製造,令家長更安心讓小朋友使用。
text_Florence
2997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