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穀雨.二十四節氣|擊退濕邪 7招教你袪濕又防濕

穀雨.二十四節氣|擊退濕邪 7招教你袪濕又防濕

編輯部
編輯: 編輯部
日期: 2024-03-27

穀雨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中,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今年是4月19日。由於穀雨期間雨水較多,濕氣偏重,故有建議此期間飲食基本原則應以健脾化濕為主,可吃薏仁、赤小豆、淮山、芡實等食物以健脾理氣化濕;不宜進食生冷、肥膩食物,以防損傷脾胃,加重體內濕氣[1]

的確,下雨的日子,濕漉漉的天氣讓家中一切沾滿水氣,既使人不舒服,又令東西容易變壞、發霉,在這情況下,我們可以用抽濕機把空氣中的水份抽走,稍稍降低濕度,但天氣潮濕會令人體容易聚濕,但我們總不能把抽濕機放在身體裡,究竟有何解決辦法?讓註冊中醫師梁寧茵過7招給大家傍身吧!

體內聚濕不只單單影響你的精神和睡眠,中醫理論中,大自然有六氣,分別是風、寒、暑、濕、燥、火,任何一氣太過或不及都屬於不正常,從而形成邪氣,令人生病。因此,在潮濕的日子裡,身體濕氣容易聚集過多而引起各種不適,甚至積濕成病,形成濕邪。

而體內的濕氣按本身的體質、當時的天氣,亦可簡單分為寒濕、濕熱,其表徵各有不同:

濕熱者一般面油較多、容易長暗瘡、口苦口乾、身體困倦、大便黏滯不暢、小便短而黃、舌質偏紅、舌苔黃膩,女性的白帶量多且色黃。至於寒濕的症狀則有頭身困重、關節疼痛且不容易伸展、無汗、神疲畏寒、面浮身腫,尤其腰部以下的部位、胃脘疼痛(即心下痛)、大便多爛,或下利白多赤少(即腹瀉)、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潤、脈濡弱。

若發現自己有以上濕氣過多的跡象,就應及時袪濕,不妨參考梁醫師為大家推薦的4個袪濕方法:

袪濕飲食:食療袪濕

相信大家一聽到要袪濕,都會想起煲袪濕茶!大家不妨善用一些有助袪濕的食材煲湯,如薏米、扁豆、赤小豆、粉葛等,粉葛更有袪骨火的功效。梁醫師為大家介紹2款幫助利水袪濕的茶飲和湯水:玉如薏茶雙花袪濕和中湯,兩者都很適合濕氣太重的人士飲用。玉如薏茶只需泡焗15分鐘即可飲用,最適合身處辦公室的打工仔;回家後,則可煲雙花袪濕和中湯,既有熱湯暖胃,又可順道袪濕。

袪濕運動:拉筋

不說不知,原來拉筋這個動作有助排走濕氣!梁醫師表示,由於肝主筋,而春天五臟又屬肝,故保持筋骨得到充份舒展,微微出汗,都有助於驅走濕氣,或以輕量運動令自己排汗,亦是直接而有效的排濕方法。

袪濕方法:睡前泡足

除了從飲食和運動方面著手袪濕之外,還可以睡前泡足,既可令人輕微出汗,又可增加血液循環,加速帶走濕氣。除了準備熱水,不妨多準備一樣材料──生薑,先把薑拍一拍,讓其出味,再放入足浴水中泡腳,效果更佳,更有助睡眠!

袪濕方法:拔罐

最後,對痰濕的肥胖人士,梁醫師特別推薦拔罐,這是很有效的袪濕方法,情況許可的話,建議約7至10天進行1次拔罐,把濕氣拔走。

而預防永遠勝於治療,我們控制不了天氣,就要從生活習慣上減低濕氣聚體的機會,以下再給大家3個小小的提示:

1. 盡量避免睡前洗頭,以免濕氣未完全清除便睡覺,讓濕氣有機可乘,從頭皮滲入;而且洗頭後應盡快瀝乾水份、吹乾頭髮。

2. 不要赤腳在地上走路、睡地板,地板聚集大量濕氣,而且腳上有很多穴位,這樣做濕氣特別容易從中攻入體內,故無時無刻都記緊要穿鞋子。

3. 減少進食生、冷食物,中醫向來不鼓勵大家吃太多冰冷、未煮熟的食物,潮濕的日子更應避免,除了它們容易損害脾胃,助生濕,更會令血液循環轉差,濕氣就無法排出體外,所以此時更是少吃為妙。

參考資料:
  1. 《穀雨》

92287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