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放多久就不能吃了?保存放在雪櫃就代表安全?近日,來自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興農鎮某社區,居民王某及親屬在本月初於家中聚餐,期間享用自製麵食,惟用餐後竟相繼出現中毒症狀,結果造成8人死亡,還有1人仍在搶救中。黑龍江省衛健委昨(12)指,經調查後發現奪命關鍵與米酵菌酸有關。
綜合內地《央視》、《新京報》等報道,該名王姓男子和家庭親屬共12人聚餐,其中9人品嘗了自製麵食「酸湯子」,惟3名年輕人因口味不喜歡沒有食用。結果,9名食用了「酸湯子」的成員出現中毒症狀,送醫後7人搶救無效死亡,另外2人危殆,然而至昨晚又傳來消息,再添一人死亡。「酸湯子」這是一種用粟米水磨發酵後做的粗麵條狀主食。據了解,當地警方調查發現,該酸湯子食材由該家庭成員自製,此前已在冰箱裡冷凍了近一年。
同晚,黑龍江省衛健委於社交平台發文表示,「雞西市家庭聚餐食用『酸湯子』致多人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經流行病學調查和疾控中心採樣檢測後,在玉米麵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同時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檢出,初步定性為由椰毒假單胞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黑龍江省衛健委又指出,酵米麵食物中毒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食物中毒的簡稱。該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嚴重的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耐熱性極強,即使用100℃的開水煮沸或用高壓鍋蒸煮也不能破壞其毒性,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對人體的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報道又提到,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死亡率高達百分之40至100。
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製作上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黑龍江省衛健委稱:「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發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
米酵菌酸是甚麼?它是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產生,這種細菌在土壤及植物中無處不在,最佳生長溫度為攝氏37度,而產生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的最理想溫度約為攝氏26度。米酵菌酸耐熱,而且沖洗不去。米酵菌酸中毒的病人可能出現腹痛及嘔吐等病徵。情況嚴重者可引致肝功能異常,甚至死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