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檢測早期的腫瘤和病變
黃教授認爲,新技術將廣泛應用在生物醫學上,首先應用於腸道、消化系統等的内窺鏡檢查,用作檢測早期的腫瘤和病變。「利用光纖激光成形,影像的清晰度可比傳統内窺鏡高100倍,更能穿透器官表層,反射較深層組織的狀況,而光源是利用無害的紅外綫可見光,不會對人體構成影響。長遠來説,由於它具備便携、無標記和無害的特質,臨床應用於外科手術中,除了可即時作病理檢測,還能標記腫瘤邊界,在腦科手術精確標示不同的部位等,方便作更精準的切割。」
德國的比勒費爾德大學生物物理學家湯瑪斯.赫瑟教授則指出:「無標記顯微鏡可用於研究幹細胞如何發展成各種新型細胞。它還可以將腫瘤與正常組織分開而不被染色。我們也可以利用它來確定藥物的化學成份對心臟和肝臟的肌肉組織細胞及其他細胞中的分子所產生反應等。」相關技術研究已於《光:科學與應用》期刊中發表。
Text:Fion
圖片來源:香港大學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