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倒流可算是都市病,在港甚為普遍。胃酸倒流雖然可引致吞嚥困難、食道受損及病變、胸痛,繼而令生活質素下降、睡眠不足、工作效率下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由於對性命沒有即時威脅,往往被患者忽視,或對此症存在誤解而錯用方法處理。
胃酸倒流是括約肌功能失調或退化而引起的慢性疾病,中大醫學院指出,每周恆常出現反酸症狀的患者約佔本港人口的5至10%,肥胖、時常吃得太急太飽、飯後立即睡覺及情緒壓力等,都有可能是誘發原因;此外一些嚴重患者更會因胃酸經常逆流回食道而導致食道炎,「甚至出現下食道流血、嘔吐、食道閉塞、食道管腔纖維化狹窄、巴洛氏食道黏膜出現細胞變異等併發症。部分患者亦會因為躺下或俯身時會加劇症狀,要特別注意睡姿,甚至差不多要坐著睡覺,而影響睡眠質素[1]。」
胃酸倒流雖說是非常普遍的都市病,但仍有不少人存有迷思,例如以為有「火燒心」才是胃酸倒流?香港腸胃動力學會就為大家拆解5個與胃酸倒流有關的誤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