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發生後,政府馬上進行調查,因應感染個案集中於E座,佔累積總數的41%,特別是7號和8號垂直排列的單位。再加上大量患病居民都報稱曾出現腹瀉的病徵。綜合調查結果,造成是次大規模感染的原因,大致可分為兩個。
原因一:
上文提到感染個案集中於E座,推斷染病源頭是來自E座的某戶人,由於冠狀病毒可存活於糞便中,存活時間甚至比附在物品表面更長,加上腹瀉的病徵,導致大量病毒排放至E座的污水渠。
這時,洗手間連接地台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很可能因乾涸而未能發揮隔氣作用。衛生署曾在E座一個單位內進行測試,發現當門關上同時啟動抽氣扇後,由於環境出現負氣壓,空氣會從污水管經地台排水口倒流進入浴室,這氣流可能把存於污水管內的帶病毒液滴散發至浴室內。正正由於不同層數的垂直排列單位的污水管是相連的,所以才出現感染個案集中於E座的7號和8號單位。
另外,浴室的抽氣扇亦可能把這些液滴排放至分隔相鄰單位的天井,最後帶病毒的滴液通過窗戶進入其他單位。
原因二:
病毒經原因一的途徑散播後,首批感染者再經人與人的接觸及大廈設施(如升降機及樓梯),將病毒進一步向外散播,從而令E座以外的居民都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