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0日迎來春分,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代表天氣慢慢轉暖,雨水相對增多,空氣亦非常潮濕。那麼,這時應該如何養生呢?註冊中醫師邱宇鋒指出,養生以養肝為重點。即看下文了解更多春分保健重點!
二十四節氣的「春分」意味着春天最高峰的時候,這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白晝與黑夜的時間是均等。在中醫的角度,註冊中醫師邱宇鋒稱:「《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指出『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由於過了春分,陽氣會愈來愈旺盛,因此要提防熱氣上火的問題。又因為春天為肝木主時,當陽氣升發受阻時容易引起肝氣鬱結,出現氣滯。」
天氣潮濕,可能會減少外出活動或做運動的意欲,邱醫師認為缺乏運動很「容易令讓人氣機不舒,影響肝臟疏泄的功能,於是容易出現胸悶氣窒、呼吸不暢、腋下脹痛、胃氣脹等不適。」
若想提防肝火盛、肝氣滯的發生,他建議大家在飲食方面要少吃辛辣、炒爆等刺激性食物,皆因「中醫認為』『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意味傷肝。味酸的食物也不宜進食太多,如醋、烏梅等。建議多吃蔬菜,特別是深綠色的蔬菜,和補充足夠水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