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情緒病 | 試過搶口罩搶到焦慮?精神科醫生:留意有否這些情緒病特徵

情緒病 | 試過搶口罩搶到焦慮?精神科醫生:留意有否這些情緒病特徵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2-02-23

在疫情反覆的今天,市民仍要搜購足夠的口罩和搓手液等物資,以渡過漫長的抗疫歲月。不過若購物行為漸成焦慮時,便要留意會否引起情緒病。

精神科嚴香華醫生解釋,固然我們有實際需要才購買抗疫物資,但若純粹因為擔心,或心理上感到不足而加入搶購潮(Panic buying),便可能是自行製造恐慌,隨時誘發出情緒病。「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下,已令情緒病患者的病情反覆,變得更為焦慮或驚恐發作次數加劇。即使相對病情穩定的強迫症患者,也增加了發作機會。因此情緒病患者及一般市民,都要注意自己的情緒有否受到影響。」

家有足夠存貨仍然買不停

嚴香華醫生表示,一名50歲的強迫症患者,他的恐懼都表現在搶購之中︰家中已有數支500毫升的消毒洗手液,但看到商店有貨時,仍然買了半打回家。「超級市場重新將廁紙上架後,他又買了半打;即使家人已告知存貨足夠,但患者不買不安樂」。他買口罩更是買得瘋狂,豪花萬元,約700個只供他與太太使用,其他口罩則贈予親人。嚴香華醫生解釋,患者明知行為不合理,卻無法自我控制。

為搶購物資而難以入睡或心跳手震

若因為搶購不到物資而感到焦慮,或是過度擔心防護裝備或日用品不足,變得難以入睡、胃口下降、坐立不安、無法集中精神、心跳、手震、容易疲勞等,大大影響日常生活,可能已出現了焦慮症徵狀,需就醫處理,以防病情惡化。在治療方面,嚴香華醫生指必須先診斷患者的情緒病是否嚴重,或可有伴隨其他情緒病,再安排藥物及心理治療。

別被謠言影響情緒

其實大家只要回心一想,廁紙不是防疫物品,為甚麼會被搶購呢?二月初有社交媒體傳出信息指因為中國封關,影響物流,令物資短缺,於是大家紛紛搶購各種物資;之後,社交媒體陸續出現超市貨架已空、大排長龍的境況,令人覺得形勢愈來愈危急,大夥兒便加入搶購潮。「這是自證預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大家一起實現了『物資短缺』這回事,形成壓力與焦慮,影響身心健康。」嚴香華醫生說。

從腦神經科學方面解釋,當我們遇到威脅時,腦部杏仁核便會活躍起來,預備我們作出「逃走/還撃」的反應,這是求生的本能。不過,如果杏仁核過度受刺激,腦部負責分析判斷的前額葉功能就會下降,我們便不能作出理性的判斷,以致成了盲從的羊群。嚴香華醫生提醒,市民可以學習如何在逆境中減少不安,方可作出理性判斷。

購買物資前先衡量實際需要

嚴香華醫生建議,市民在接收資訊時,應該保持謹慎,並減少接收令人不安的社交媒體訊息。在購物前,則須先考慮確切需要,避免囤積及大灑金錢。「面對疫情時,保持作息定時、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練習放鬆技巧和修習靜觀,亦可讓心境平和,不會輕易焦慮。如感不安,可跟家人朋友傾談,不要隱藏心中,同時可建立個人興趣來放鬆心情。假如自覺情緒失控,如有需要時就應找專業人士幫助。」

Text:Suki

496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