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重鬱症|中大證實重鬱症、發夢期夢遊共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有較高腦退化風險

重鬱症|中大證實重鬱症、發夢期夢遊共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有較高腦退化風險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3-08-03

重度抑鬱症(重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患者不但出現情緒困擾及行為障礙,長遠更有患上柏金遜病和認知障礙症的風險。香港目前有逾30萬名抑鬱症患者和1.2萬名柏金遜病患者。中大醫學院進行了一項家庭研究,以調查重鬱症、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發夢期夢遊)和腦退化疾病三者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重鬱症與RBD共病患者的直系親屬有較高腦退化風險。團隊表示研究發現有助促進精準精神醫學,以及為精神病患者尋找預防腦退化疾病的方案。

柏金遜病有長達10至20年的先兆期,患者會漸漸出現行動障礙和認知障礙。此症目前只能紓緩病徵,暫無根治的方法。而抑鬱症病人患上柏金遜病的可能性比沒有抑鬱症的人士估算高1.5倍至3倍。RBD是明確的先兆期腦退化病徵,影響本港0.7%至1%的中老年人,抑鬱症患者的RBD發病比例高近十倍。

由於在快速眼動睡眠期(發夢期)期間缺乏肌張力抑制,他們在睡眠時會作出與夢境一致的暴力行為,如拳打腳踢、翻滾、喊叫等,並會引致損傷。研究顯示九成以上的RBD患者在15年內會轉化成柏金遜病及其他腦退化病。

現年68歲的梁先生(右)於十多年前患上抑鬱症,及後出現RBD徵狀並確診,他的直系親屬中有多位成員患有包括抑鬱症在内的精神障礙。他的二弟在參加中大研究後亦經睡眠監測確診RBD。他們表示雖然知道自己有較高風險發展成腦退化症,現學習積極面對,多運動及保持平靜心境以延緩疾病進程。

研究揭具有潛在腦退化疾病成因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在去年於同一國際期刊發表的早期研究發現,每11個重鬱症患者中就有1人經睡眠檢查確診患有RBD,發病率比一般人高近10倍。為進一步確認與精神病共病RBD相關的腦退化風險,中大精神科學系團隊用了4年時間進行一項家庭研究,比較患有RBD和沒有RBD的精神患者親屬出現突觸核蛋白病變特徵的發生率。他們招募了1,371名參加者,包括沒有精神病患的直系親屬(健康對照組)、精神病患者的直系親屬(精神病患對照組),以及精神病共病RBD患者的直系親屬(精神病共病RBD組)。

結果發現,「精神病共病RBD組」在多項突觸核蛋白病變特徵上,都比「健康對照組」和「精神病患對照組」出現較高發病比例。特徵包括經睡眠檢查確診RBD及其主要病徵、腦退化前期生物標記,確診柏金遜病或認知障礙症。這些發現為精神病共病RBD患者家庭出現腦退化病徵的病理提供啟示。

柏金遜病

中大醫學院精神科學系名譽博士後研究員王靜博士表示:「研究結果證明,精神病共病RBD不能單純視為藥物引發的現象,而是具有潛在的腦退化疾病成因。基於與家庭聚集性,以及腦退化病徵相關,我們有理由相信精神病RBD是典型特發性RBD的一種變異體。」

由RBD衍生的抑鬱症亞型

另一方面,研究數據顯示沒有RBD的精神病患者親屬,並沒有顯著的腦退化風險,這表明抑鬱症的病因可能存在差異。團隊認為重鬱症共病RBD可能是一種抑鬱症亞型,其特徵是後發性和帶有嚴重的抑鬱徵狀,並與潛在的腦退化病徵有關。而沒有RBD的重鬱症是另一種亞型,屬於早發性及與家庭聚集性相關的抑鬱症,但沒有明顯與突觸核蛋白病變相關的腦退化疾病風險。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631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