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慘了,我用的潤膚乳有致敏成份!」
消費者委員會最近調查發現,市面上有很多潤膚乳都含有致敏機會較高成分,那是否要丟棄正在使用的潤膚乳?應該怎樣選擇潤膚乳?等醫生立即為你解答。
Text/Kio
資料來源: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消費者委員會
1.不可以買含有致敏機會較高成分的潤膚乳?
消消委員檢視61款市面售賣的潤膚乳,竟然發現不少成分可能令皮膚出現過敏或刺激反應,當中57款含有致敏機會較高成分。
不過,大家無須過份擔心,因這些致敏機會較高的成分對人體沒有很大傷害,亦不一定人人都會過敏,大部份人士都適合使用。
濕疹患者、嬰幼兒、敏感皮膚人士,以及在冬天時皮膚比較脆弱時,才需要多加留意這些致敏機會較高成分。
2.正在使用的潤膚乳有致敏成份,要立即棄掉嗎?
若果正在使用,又沒有過敏或刺激反應,就不需要轉用。
3.聽別人說用Aqueous Cream就不會過敏,是嗎?
Aqueous Cream是第一代的潤膚產品,9成水份+1成油的保濕水劑。但有外國有研究指出,3至4成人會有敏感機會,因此不能說完全不會致敏。再者,現時的潤膚乳會模仿人體皮膚的表層,從而做到修護皮膚,為皮膚形成保護膜的效果,但Aqueous Cream就沒有這個效果。
4 春夏要塗潤膚乳嗎?
一年四季也應該為皮膚保濕。春夏時可選擇水份比較重的精華或潤膚乳。不過,無論甚麼季節,搽護膚產品也切忌「厚搽」,否則有機會倒塞毛孔,若覺得不夠滋潤,可一天分多次再補搽。
5.假如搽潤膚乳後有過敏或刺激反應?
立即用清水洗去,不要再搽。此外,也應去看醫生找出致敏成份。
選購貼士
一般人士:若選購未曾使用過的潤膚產品,應買細支裝,如有試用裝就更好。
濕疹患者、嬰幼兒、敏感皮膚人士:要留意產品有沒有致敏機會較高成分。
常見致敏成分
1.羊毛脂(Lanolin)
2.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
3.尿素(urea)
4.香料和可致敏香料,如hydroxyisohexyl 3-cyclohexenecarboxaldehyde(HICC)
5.酒精(Alocohol)
6.甲醛防腐劑,如diazolidinyl urea、2-bromo-2-nitropropane-1、3-idol和imidazolidinyl urea
7.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簡稱 MIT)
8.對羥基苯甲酸酯類
9.二苯酮(benzophenones)
在檢視中4款標示成分中沒有羊毛脂、香料等致敏機會較高成分的潤膚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