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約在農曆七月至九月間,共3個月,從立秋到立冬,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6個節氣,並以秋分作為季節氣候轉變的中轉站。
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寒,陽消陰長。所以秋季養生保健必須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養生當以潤燥益氣為中心,以健脾補肝清肺為主要內容,以清潤甘酸為大法,寒涼調配為要。下面介紹秋季飲食養生的5個注意事項。
當然,這只是對正常人及血虛、陰虛體質的人而言,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時常腹部脹滿、大便瀉洩的,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藥膳,因為它們性屬偏涼,應該首先調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復後,再少吃一點滋陰食品和藥膳。
根據中醫營養學的這一原則,在秋天一定要少吃一些辛味的葱、薑、蒜、韭、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這樣就能增加肺的功能,以防肺氣太過而傷肝。
原因是作為藥膳重要成份的粳米(大米)或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前人對此頗多讚譽。如《本草經疏》譽粳米為「五穀之長,人相須賴以為命者也」。《隨息居飲食譜》謂:「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貧人患虛症,以濃米飲代參湯。病人、產婦粥養最宜。」可見秋天喝粥的確有益於健康。轉載自:《圖解黃帝內經養生寶典:四季、體質、經絡篇》,藝苑出版。鳴謝:天地圖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