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大搜查
上週收到一則手機短訊,一位30歲出頭的病人喜孜孜地告訴我他快要當爸爸了。想起數年前,他是帶著一個極壞的消息來找我——當年他陪朋友到醫院一起作身體檢查,滿以為自己年青,身體一定沒問題,怎料在大腸內窺鏡檢查中發現患了直腸癌,而且更有擴散跡象。他被轉介到我的診所時,與未婚妻均憂心忡忡,莫說是生孩子,就連結婚也有顧慮呢!最後,我為他進行了直腸切除術,術後再轉介腫瘤科醫生作化療及跟進,現已康復了。
內窺鏡檢查 及早檢測
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大腸及直腸癌已成為香港第二位癌症殺手,發病率僅次於肺癌。醫管局更預計來年大腸癌的發病率,將超越肺癌成位首位。大直腸癌有3種檢查方法:大便隱血檢查、鋇劑灌腸造影檢查及大腸內窺鏡檢查。
如以大腸內窺鏡檢查,病人需以口服瀉劑作腸道預備,然後醫生會為病人注射靜脈鎮靜劑,令病人放鬆入睡,隨即從肛門放入內窺鏡,透過前端的鏡頭,將腸內所拍到的放大至螢幕上,醫生從而直接觀察整條腸道的狀況。
遇有病變或懷疑病變,醫生會用鉗抽取組織作化驗;若大腸內有瘜肉,亦可一併切除及止血。完成檢查後,待病人完全甦醒,便可回家。現時,大腸內窺鏡檢查是唯一可以同時檢視、抽取組織及進行切除的方法,可說是最直接及準確的檢查。
身體變化 不容忽視
除了一般體檢外,大家也應注意自己日常的身體變化,如發現大便帶血、含粘液或突然變幼、經常便秘、腹痛等,均是大直腸癌之徵狀。發現以上病徵的人士應立即求醫及作檢查,以免耽誤病情。對於高危一族,例如直系家屬曾患有大直腸癌或瘜肉者,更應定期接受檢查。
歐美納入福利政策
現時歐美某些州縣,大腸普檢已成為地方政府健康政策之一。地區衛生部門經研究後,找出該地市民大直腸癌的發病高峯年齡,市民只要踏入這個發病年齡,便可參與大腸檢查,以及早發現病變,這對整體人民健康及社會醫療開支均有正面的保障。香港政府也不妨考慮作此福利安排!
望著手機上這短訊,我衷心祝福這位病人和妻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小寶寶。
撰文:明德國際醫院外科專科李志毅醫生
立即到腸癌區跟其他同病相連人進行分享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