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楊偉國教授率領團隊研發出一種新的光電流感應塗層,用於進行骨科手術,縮短植入物在體內與骨骼融合的時間至僅兩周,速度提升一倍並減少排斥。研究及實驗結果顯示,植入物與骨骼成功融合能加速患者術後康復。研究團隊計劃研究應用此技術於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例如本港甚為普遍的膝關節置換手術。
團隊發現,在現行的骨科手術中,當植入物植入患者體內後,骨免疫組織微環境的紊亂可能導致植入物鬆脫,有機會延長康復時間,引發術後併發症,某些情況下甚至會排斥植入物,導致手術失敗。因此,團隊研發了一種光電流感應塗層物料,可按需要調控巨噬細胞分化,減少植入物植入初期產生的急性炎症。該過程包括以近紅外光照射植入物表面塗層物料,產生光電流,引發巨噬細胞中鈣離子內流增加,從而創造一個更適合的骨免疫組織微環境,增強間充質幹細胞的募集達到成骨,有利骨骼與植入物融合。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羥基磷灰石(組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為原材料,研發出一種能與光電流感應的植入物塗層,這個塗層經近紅外線照射時便會產生光電信號,及時減輕急性炎症,主動調控巨噬細胞分化行為,根據患者情況建立有利的免疫環境促進骨骼與植入物融合。這樣的調節能促進間充質幹細胞的招募達到成骨,最終加快骨骼與植入物的融合速度,令植入物更加鞏固。
團隊在研究脛骨缺陷動物模型中發現,這種新塗層顯著加速骨骼與植入物融合,由28天縮短至14天,足足一倍之多。這是首次利用光電流以非侵入性方式調節免疫細胞的研究,這項發現有望推動新型生物材料的開發,使其能夠遠程控制局部的免疫環境。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