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是一種由眼球內組織發炎引致的眼疾,可導致永久失明。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破解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發病機制,並發現可抑制相關致病路徑的註冊藥物,有望成為新療法。
而類固醇是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標準治療方法,但對部分患者並不奏效,而且長期服用高劑量類固醇可引致併發症。二線治療包括二線免疫系統抑制藥物或生物製劑,但仍然無法保證療效,同時也會有不少副作用,故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治療選擇。
研究人員又指:「Th17細胞可能引起其它自身免疫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多發性硬化症。我們發現T細胞上的GHRH受體促進Th17細胞在自身免疫系統中的分化。根據相同的理論,GHRH受體抑制劑有潛力同時抑制自身免疫性神經炎症。」研究結果已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表。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