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臉上肉粒是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或皮脂腺增生?皮膚科醫生詳解4種皮膚病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臉上肉粒是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或皮脂腺增生?皮膚科醫生詳解4種皮膚病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劉顏銘
皮膚科專科醫生
日期: 2024-01-31

臉上肉粒-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原因-症狀-治療-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

臉上出現粒粒,會令皮膚凹凸不平,影響外觀,很多人會擔心是扁平疣,因為疣是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致,具有傳染性,扁平疣也是皮膚科醫生經常處理的皮膚病。除了扁平疣外,其實還有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等常見的皮膚問題,看起來與扁平疣很相似,但成因及治療方法卻不同,究竟如何分辨及治療這些面上粒粒?本文會講解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4種常見的皮膚問題。

 

扁平疣 (Flat warts、Plane warts)

臉上肉粒-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原因-症狀-治療-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

  • 扁平疣是一種皮膚病毒疣,主要是由於表皮感染人類乳突狀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 第3及10型後,不正常增生所導致的皮膚疾病,具有傳染性
  • HPV病毒透過接觸患者的皮膚患處,或接觸帶有HPV病毒的物件 (如共用化妝粉撲、毛巾等)而傳播,免疫力較弱人士 (如糖尿病患者) 或皮膚有傷口者較易受到感染
  • 常見於面部、頸部、胸部、腹部、手背等位置

  • 呈肉色或啡黃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狀、輕微突起且平頂的細小顆粒,約1至4毫米,可以不均勻分散出現或數粒聚在一起
  • 觸碰或搔抓患處會令扁平疣擴散,扁平疣可以沿著搔抓路徑的細微損傷生長,呈現線狀排列
  • 大多不痛不癢,主要影響外觀,有機會在數月內自行痊癒,但數量也可隨時間增加,臉上可以出現數十至數百粒的扁平疣

  • 如因外觀問題或引起痕癢等病徵,便可考慮外用A酸藥物、冷凍治療、電灼治療、二氧化碳激光治療等。二氧化碳激光脫疣為其中常用治療,即利用二氧化碳激光(CO2 laser)精準地把扁平疣氣化燒焦,避免破壞周邊正常皮膚,傷口較為細小,疤痕風險較低,但也可引致色素沉澱等問題
  • 扁平疣屬於病毒感染,清除後仍有機會復發,免疫力較弱人士的復發風險較高
 

汗管瘤 (Syringoma)

臉上肉粒-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原因-症狀-治療-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

  • 汗管瘤是一種良性皮膚腫瘤,由小汗腺內的汗管細胞增生所致
  • 成因未明,相信與遺傳、個人體質、皮膚老化、荷爾蒙等因素有關 ; 但與眼周位置過度使用眼霜、化妝品等無關
  • 常發生在青春期後的女性,並隨年齡而增大或變多
  • 常出現在眼眶四周,尤其是下眼瞼(眼肚)位置,也可出現在前額、前胸、腹部、腋下、生殖器官等位置

  • 呈肉色或米白色略帶透明、表面平滑、輕微突起的細小圓形丘疹,約1至3毫米,丘疹可分散單個出現或數粒聚在一起
  • 一般不痛不癢,對健康沒有影響,只會影響外觀
  • 如因外觀問題需要治療,可考慮二氧化碳激光治療、電灼治療、手術切除等方法,當中以二氧化碳激光治療較為常用。傳統二氧化碳磨皮激光利用熱力氣化燒焦凸起的汗管瘤組織,一般只能作表面淺層治療,以縮細汗管瘤體積,但難以徹底清除深層汗管瘤的根部。由於汗管瘤生長於較深的真皮層,若用傳統二氧化碳磨皮激光深入氣化真皮層的汗管瘤組織,便會傷害真皮層,引起色素沉澱、疤痕、凹洞等問題

  • 另外,近年亦有研究利用分段式二氧化碳激光,以治療深層的汗管瘤組織,並希望藉以減低疤痕風險
  • 由於汗管瘤的成因與個人體質有關,且任何治療方法也難以安全地徹底清除位於真皮層的汗管瘤組織,所以汗管瘤於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
 

粟粒疹 (油脂粒,Milia)

臉上肉粒-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原因-症狀-治療-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

  • 粟粒疹,醫學上又稱為粟粒腫,坊間部分人士會稱之為「油脂粒」或「脂肪粒」,但油脂粒或脂肪粒並非正確醫學名詞,容易令人誤會為其他皮膚問題
  • 是一種的良性皮膚小型囊腫,囊腫包裹著異常堆積的角質,生長在表皮層與真皮層交界或真皮層
  • 分為原發性(與先天遺傳、個人體質等有關)及繼發性(例如與皮膚受傷有關,即皮膚擦傷、水泡或傷口癒合後形成 ; 或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等藥物所致)

  • 發生於任何年齡及性別
  • 常出現在眼眶四周,如眼肚、眼皮位置,或前額、面頰等位置
  • 呈珍珠白或黃白色、輕微突起的圓形細小顆粒,約1至2毫米,形態像白頭粉刺,可分散單個出現或數粒聚在一起
  • 一般不痛不癢,對健康沒有影響,只會影響外觀,即使不治療也有機會在數星期內自行消失
  • 如因外觀問題需要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例子包括用消毒的針挑破或二氧化碳激光鑽洞,再擠出粟粒疹的堆積物
 

皮脂腺增生 (Sebaceous hyperplasia)

臉上肉粒-扁平疣-汗管瘤-粟粒疹-油脂粒-皮脂腺增生-原因-症狀-治療-皮膚科專科-劉顏銘醫生

(圖片由醫生提供)

  • 是一種良性的皮膚疾病,因皮膚的皮脂腺的增生肥厚所致
  • 成因未明,相信與皮膚老化所引起的荷爾蒙變化有關
  • 常發生在中年以後,男性多於女性
  • 常見於皮脂腺分佈旺盛位置,例如額頭、鼻子、面頰,有時也可出現在乳暈、前胸、生殖器等位置

  • 呈肉色或黃白色、突起且平滑的細小圓形丘疹,約1至3毫米,中央常可見凹陷 (像火山口),邊緣或可見分叉的微細血管,可以作單顆或多顆出現
  • 一般不痛不癢,對健康沒有影響,只會影響外觀
  • 如因外觀問題需要治療,可考慮二氧化碳激光治療、電灼治療、冷凍治療、手術切除等方法,當中以二氧化碳激光治療較為常用,較少留下明顯的疤痕,但可引致色素沉澱等問題,也容易再復發。若皮脂腺增生嚴重及其影響範圍廣泛,可考慮口服A酸治療,以抑制皮脂腺的增生,但停藥後可能會復發
  • 任何治療方法也難以徹底清除位於皮膚較深層的皮脂腺增生組織,所以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

劉顏銘醫生提醒,並非所有皮膚病都必須接受治療,因部分有機會自行消退,或只是影響外觀。在接受任何治療方案之前,患者應諮詢皮膚科醫生意見,以了解治療的功效及副作用等。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150338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