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癌症康復者計劃懷孕前 不可不知的5大重要考慮因素

癌症康復者計劃懷孕前 不可不知的5大重要考慮因素

CancerCare.hk
癌症及生活健康資訊平台
日期: 2025-04-01

癌症康復者計劃懷孕前 不可不知的5大重要考慮因素

當癌症無預警來襲,不僅打亂了生活節奏,也影響很多人的家庭計劃。抗癌之路漫長而艱辛,好不容易打完硬仗,部分打算生育的癌症康復者,心中難免浮現疑問:「患過癌症,我還有機會生小寶寶嗎?」「曾經接受癌症治療會否對胎兒造成影響?」

癌症治療對生育的影響

隨著現代醫療發展,各類癌症治癒率也有提升,不過治療帶來長期或短期的副作用,當中包括對生育能力的潛在影響。一般而言,因應腫瘤狀況、治療方式的不同,影響生育的程度各異。根據相關研究,患癌人士的懷孕率平均較一般人低約40%。而女性若患有乳腺、子宮及卵巢部位的癌症,可能有較大的不孕危機。

朱古力瘤|中大研究揭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新靶點|乾眼症藥物「舊藥新用」 助抑制異位內膜組織生長

如果患者曾接受手術切除卵巢或子宮,將直接影響生育能力。此外,部分化學治療亦會對卵巢功能造成影響,導致不孕或卵巢早衰。患者年齡愈大、使用的藥物劑量愈高,影響通常也愈大;若針對骨盆腔或腹部進行放射治療,亦有機會對卵巢和子宮受損,影響生育能力。

那麼決定接受癌症治療,但想增加生育機會,應怎麼做?患者可在接受治療前徵詢醫生意見,考慮採用輔助生育技術,例如冷藏卵子方法(俗稱「雪卵」)、冷藏胚胎方法等,透過相關手術取出卵子,並進行相關處理和妥善儲存,留待將來透過輔助生育懷孕。多項研究指出,經過此類輔助生育技術成功生產的機會達20至50%,年輕患者的生育機會相對較高。

癌症康復者計劃懷孕前 不可不知的5大重要考慮因素

值得注意,癌症治療可能會損害發育中的胎兒或導致流產,例如部分荷爾蒙治療藥物(如泰莫西芬Tamoxifen、曲妥珠單抗 Trastuzumab)雖不會影響未來的懷孕機會,但服用藥物期間可能影響排卵,阻礙胎兒健全發展,因此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至少在停藥的數月後才嘗試懷孕。再者,治療期間懷孕將會令治療和診斷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在此期間患者應避免懷孕,待康復後再作打算。

計劃懷孕前的考慮

孕育一個新生命,父母需要肩負重大的責任,包括情感、教育、物質等多方面的支持。尤其對於癌症康復者來説,即使成功懷孕,往往要面對更多挑戰與不確定性。

曾經患癌人士打算生育前,首要徵詢醫生意見,根據過往的病歷、治療情況,現時的身體狀況、癌症復發風險等等進行詳細評估。在各方面條件也合適的情況下,醫生一般建議在癌症康復一段時間後(通常為 2至5年)嘗試懷孕,在此期間可以監測是否有復發跡象。也可以作出更詳細的家庭計劃,如伴侶及家人商量:「萬一將來癌症復發,應該如何應對?」、「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孩子?」。

士多啤梨痣|洪永城細女眼肚長血管痣 梁諾妍憂近眼會影響視線|醫生拆解成因及類型

另外,癌症康復者亦要與另一半仔細考慮懷孕帶來的潛在風險。因為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有機會對身體器官造成長遠損傷,例如部分化療藥物會損害心臟細胞並削弱心臟功能,增加懷孕期間出現心血管病的風險。因此在懷孕期間,康復者需要接受更嚴密的監測與照護。

如果癌症是由遺傳因素引起,例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導致的乳腺癌或卵巢癌,意味著後代同樣有較高的患癌風險。針對此方面,父母雙方可徵詢醫生,考慮接受癌症基因測試評估風險。

從心理健康層面,癌症康復者較一般人承受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如有需要可尋求專業心理健康諮詢或加入同路人支持小組,有助舒緩癌症康復的不安和恐懼情緒,並在考慮懷孕時提供額外的情感支持。

癌症康復者在生育課題上,需要全面的考量和計劃。在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自身狀況和潛在風險後,結合伴侶的支持和心理準備,可以更安心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最後,祝福每位癌症康復者都能作出最合適的決定,勇敢迎接人生的新希望。

了解更多癌症及生活健康資訊:www.cancercare.hk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227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