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遺症(PTSD) vs適應障礙症分別 | 目睹意外致「創傷後遺症」與壓力過大出現的「適應障礙症」有何不同?

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近日再度回升,恐疫情又再爆發,疫情突然來襲可致「適應障礙症」,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而近日 MIRROR 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現場或透過影片目睹事故的大眾感不安和恐懼,或已患上「創傷後遺症」。同樣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適應障礙症」和「創傷後遺症」有何異同?
14830次閱讀
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近日再度回升,恐疫情又再爆發,疫情突然來襲可致「適應障礙症」,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而近日 MIRROR 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現場或透過影片目睹事故的大眾感不安和恐懼,或已患上「創傷後遺症」。同樣面對突如其來的事件,「適應障礙症」和「創傷後遺症」有何異同?
適應障礙症(Adjustment Disorder)是由壓力引起的情緒病。當生活中遇到某些壓力源時,例如生活上遇到重大的轉變和問題,便會產生壓力反應。當人們對壓力的反應超出可接受範圍,便有機會患上適應障礙症,出現情緒和行為上的徵狀,影響生活功能,並窒礙他們正常生活。
雖然適應障礙症會出現焦慮症和抑鬱症徵狀,但這些徵狀則未及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程度,相比大眾一般認知的情緒病徵狀較為輕微。不過,以上的徵狀同樣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功能,包括社交和工作,更有部分人出現輕生的念頭,絕不能忽視!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每個人對待壓力自有不同看法,疫情會否增加患上適應障礙症機率,則視乎大家如何看待疫情、疫情對事主造成什麽影響。疫情對事主最直接造成的影響便是感染新冠肺炎,影響了患者的健康並造成身體不適;而疫情引伸的問題則間接影響部分人,例如無法上班使財政出現困難,自覺產生家庭負擔而感到自責和內疚、因健康受影響而無法進行喜愛的活動、或擔心感染肺炎而提心吊膽等等。
近日 MIRROR 紅館演唱會發生嚴重事故,令大家對「創傷後遺症」一詞關注度大增,憂慮目睹事故而患上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適應障礙症與創傷後遺症的確有相似之處,兩者同樣是由壓力源引發的情緒病,但兩者的壓力源、徵狀、時間性、發病率顯著不同。
由於適應障礙症成因眾多,除了壓力源,以下因素也會使人較易患上適應障礙症:家族成員患情緒病、童年經歷影響依附感和自信心、解難能力和抗壓力較低、身體狀態欠佳、性格易緊張或擔憂,易鑽牛角尖和想法負面從而加大問題的嚴重性,難以應付壓力。
適當求助於別人當患者出現情緒低落等徵狀,已經是壓力過大而響起的警號,應盡早求醫!精神科醫生屆時將提供心理治療或藥物治療,助患者渡過生活上的重大轉變。
心病還須心藥醫,當大家遇到轉變和困難時,仍須靠自己康復。大家謹記維持自身的生活節奏和規律,讓生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從而提升對生活的掌控感和安全感,便不會被一個問題或困難自亂陣腳和打垮生活。
大家要深信自己能應付困難,試想想大家以往遇過的困難也不少,現在還不是好好的生活嗎?忌過份放大問題。同時可多做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發展興趣和活動,以放鬆身心;謹記「求助並非懦弱的表現」,適當地向社會、朋輩、家人求助,分擔心中的憂慮,一同解決困難!
圖片來源(部分):IG@ mirror.weare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