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炎熱潮濕的春夏季節,頭皮容易出汗,很多人的頭皮上會出現痕癢或疼痛的紅色粒粒,抓損後更會流出血水或膿液,情況令人十分困擾,原來這就是頭瘡!
頭瘡,正確醫學名稱為頭皮毛囊炎 (Scalp folliculitis),是皮膚科醫生經常診治的皮膚病。毛囊炎即是毛囊的發炎反應,主要是由細菌及真菌感染所致,常見於皮脂腺分佈旺盛的位置,包括頭皮、頸部、胸部、背部、臀部、四肢及大腿內側部位。出現在面部的暗瘡,也是屬於毛囊發炎的一種,是由痤瘡桿菌引起的毛囊炎。
頭瘡 (頭皮毛囊炎) 的成因是頭皮毛囊受細菌及真菌感染所致,細菌性毛囊炎主要是由痤瘡桿菌造成,少數較嚴重的頭瘡個案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有關,而真菌性毛囊炎則主要與皮屑芽孢菌所引致的毛囊炎有關。個人體質、季節氣候、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都與頭瘡有關,可以誘發細菌或真菌滋生繁殖而產生毛囊炎,高危因素包括:
頭瘡的病徵是頭皮的毛囊位置,包括髮線部位,出現痕癢或疼痛的紅色丘疹、膿皰、較大的結節,當頭瘡被擠破後會流出血水或膿液。頭瘡數量可以由幾粒至數十粒不等。輕微頭瘡有機會自行痊癒,但發炎較嚴重的頭瘡可能令頭皮留下永久疤痕,包括凹陷的萎縮性或是凸起的痕痕,導致脫髮問題。部分患者更可能因抓損頭瘡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可以增加疤痕及脫髮機會。
治療頭瘡需視乎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定,治療方法包括外用抗生素藥物、外用抗真菌洗頭水、外用類固醇藥水、口服抗組織胺藥物、口服抗生素藥物、口服A酸藥物等。
此外,市面上的去頭皮洗頭水,當中成份如Zinc pyrithione、Selenium sulfide,亦有抑制細菌及真菌作用,或有助改善頭瘡。
延伸閱讀: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