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中醫治療濕疹神方?消風散是甚麼?可醫慢性濕疹嗎?

中醫治療濕疹神方?消風散是甚麼?可醫慢性濕疹嗎?

邱宇鋒
註冊中醫師
日期: 2023-03-29

消風散治濕疹

很多人的頭腦十分直接,一見到藥品的名字,就立即會聯想到其功能,例如一看到「止嗽散」,就以為有咳者服此藥後便可以止咳,誰知如果不對證,有機會越食越咳。又譬如中成藥「金鎖固精丸」,只要一看它的名字,就馬上想到這是男科用藥。但此藥只針對腎虛而出現精關不固的人士,也不局限只適合男士使用,如果患者的身體狀態並非腎虛,此藥就無法固精。使用中藥的療效如何,必須建基於判斷病情是否準確,判斷中成藥的藥效亦不能單憑藥名、主治和功效,需要仔細察看藥物成份及藥性。如果辨證不準,用藥就會有偏差,從而影響療效。

濕疹痕癢

濕疹患者其中一個令他們最不舒服的症狀,就是痕癢。中醫科普知識告訴大家,皮膚痕癢,就是有「風」,中醫理論認為「風性主動」、「性善行而數變」,所以認為要止痕,就應該祛風。中藥方劑裡有一條藥方,叫「消風散」,顧名思義這是用來祛風的。如果細看方劑「消風散」裡面的成份,它所針對的「祛風」,是指外風。而根據濕疹的病情,如果屬於急性發作,皮膚突然出現紅、腫、熱、痕癢、滲液等,多數有「外風」的因素;至於病情反覆,以皮膚乾、脫屑、痕癢為典型病徵的慢性濕疹,其造成痕癢的原因,其中一個因素也是「風」,不過這個「風」往往是「內風」,而不是急性濕疹發作時的「外風」。用醫治「外風」的消風散治療「內風」不但無效,而且可令皮膚更乾、更痕,或者是濕疹「發」得比未用藥前更嚴重。此外慢性濕疹患者皮膚奇癢,除了「風」的因素,另外一個臨床常見的因素,就是「水濕」。

濕疹手

中醫病因的「風」有分內外,這是中醫獨特的概念,用容易理解的說明,外風多指環境變化,起病較急,病程較短,治療多用驅風、疏風的方式,以發散為主,希望外來侵襲的風邪離開身體;內風多指體內臟腑氣血失調,起病較慢,病程較長,治療必須改善體內臟腑及氣血狀態,令臟腑氣血調和則內風自熄。

中醫認為形成「內風」的因素包括血熱、血虛、陰虛三大類,用中醫的理解全部是牽涉津液的耗傷,結果就出現虛風內動。要醫治這種「內風」,不是用大家以為直截了當的「驅風」法,而是必須參考中醫一個重要的醫治「內風」的主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這裡所指的血,不是貧血,也不是血壓低,這是中醫的抽象概念。中醫治療內風,重視調血、生津。針對血熱生風,治療要清熱涼血,只要改善血熱狀態,就不會「熱極生風」。針對血虛、陰虛動風,治療要補血、養陰、生津,改善陰虛火旺的失調,就能遏止虛風產生。

中藥

臨床上經常有患慢性濕疹者攜著一疊一疊的中藥方來求診,每當望見患者的皮膚乾燥不堪,表面又厚又乾脫皮屑,還有抓破皮膚引起的傷痕,再望望那堆中藥方內盡是「荊芥」、「防風」、「鈎藤」、「蟬蛻」、「白鮮皮」、「地膚子」一類祛風藥,或者是「消風散」、「銀翹散」、「荊防敗毒散」一類複方,再聆聽患者抱怨中醫療法幫不了他時,有時實在「戥」患者可憐,也要為中醫療法喊一聲「冤枉」。

這些患者的遭遇,也警示我們作為中醫療法的操術者,一定要用心鑽研醫術,仔細診察病症,以真正幫助病人和發揚中醫。至於為甚麽用中醫祛「外風」的藥物不適用於治療慢性濕疹?下文再續。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395123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