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雞蛋,到底對身體是好事或是壞事?坊間向來存有「食蛋高膽固醇」、「多吃雞蛋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的迷思,哈佛大學公布一項研究,發現適量攝取每天吃一隻雞蛋,並不會增加中風、心臟病風險[1]。
一個由哈佛大學研究員領導的美國團隊,對215,618名健康男女的飲食習慣進行追蹤和測量,這些研究對象在研究開始時,本身是沒有患心血管疾病、癌症或2型糖尿病。在過去的32年間,他們平均每星期吃一至五隻雞蛋。經過持續的研究,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系主任Dr. Frank Hu(胡炳長)表示指,發現適量進食雞蛋,例如每天最多吃一隻雞蛋,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無關。這意味着雞蛋攝入量與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是沒有關聯,而心血管疾病可導致心臟病或中風。
另一方面,在開始研究不久之後,科學家發現有14,806宗心血管疾病病例,其中包括9,010宗冠心病及5,903宗中風,而這些吃更多雞蛋的人同時也傾向於多吃紅肉,且本身的BMI指數也較高。
此外,為了進一步調查,研究小組隨後對28項觀察性研究進行分析,再次未能顯示美國和歐洲研究參與者之中,食用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之間有聯繫。研究又發現在亞洲人之中,適量食用雞蛋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略低有關。研究人員估計,這可能是由於在亞洲文化中,雞蛋通常不單獨食用,會加入各種菜餚中有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