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持續,不少康復者表示即使痊癒後,仍面對不同的新冠後遺症。日本有機構對有出現後遺症症狀的新冠康後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近一半在發病兩周多後出現後遺症,而疲勞是新冠康復者最常見的後遺症症狀。
綜合《NHK》、《朝日新聞》等日媒報道,東京都研究和諮詢機構「東京傳染病控制中心(Tokyo iCDC)」研究人員共分析230名、曾前往後遺症專門點進行諮詢,並從去年5月到今年1月在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患者數據。結果發現,最多人出現的後遺症狀是出現倦怠感,共93人;其後依次為氣促、頭痛、嗅覺異常、咳嗽等。更有六成半受訪者稱出現兩個以上的症狀。
調查結果顯示,近半數患者是在新冠感染康復之後才出現後遺症。至於症狀持續時間,研究人員根據可追朔的125名患者的數據,發現持續3個月以上但未滿6個月的有25人;6個月以上未滿1年的有6人;1年以上的有1人,認為不少新冠康復者面對持續較長時間的後遺症。
世衛指出,感染新冠肺炎可致長期的健康問題和症狀,令到患者的日常活動帶來不便。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12週以上,現被稱為新冠感染後遺症,也稱為「長新冠」或新冠感染後綜合徵症。而這些症狀往往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步改善;然而若然發現症狀隨時間推移但並未緩解,甚至惡化,應馬上求診。
世衛資料顯示,疲勞是新冠康復者在身體恢復期時,最常出現的症狀,通常可分為身體和精神上感到疲倦。例如身體上的疲勞,是指康復者可能會發現全身感到沉重,即使是輕微的小動作,也要耗費巨大體力;精神和認知上的疲勞,則可從難以思考、集中注意力或接收新信息等方面展現。
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