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每年平均每14位女性中,便有1位被診斷患乳癌,而且每5位乳癌患者便有1位於確診時已屬晚期乳癌,存活率較早期乳癌患者為低。香港乳癌基金會引述,指最近醫學界發現了一種新的基因變異,名為PIK3CA基因變異,估計香港接近四分之一的乳癌患者均帶有此基因變,有機會令乳癌患者對荷爾蒙藥物出現抗藥性,增加患上轉移性腦腫瘤風險。
PIK3CA是一種控制細胞生長和凋亡的基因,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楊明明教授解釋說「當PIK3CA基因出現變異時,會令細胞不受控制地生長,導致癌症出現」,對於HR+/HER2–晚期乳癌患者而言,若她們帶有PIK3CA基因變異,「可能會對荷爾蒙藥物出現抗藥性,對於化療的反應都會較一般患者為差,此外癌細胞從乳房擴散到她們腦部的風險亦會增加,造成轉移性腦腫瘤。因此, 帶有PIK3CA基因變異的患者的癒後及存活率都會比沒有此基因變異的患者顯著地較差」。楊明明教授續說,「患者一旦確診患上HR+/HER2- 晚期乳癌或現有治療失效,便適合與醫生商量進行PIK3CA 基因變異檢測」,惟目前在晚期乳癌患者之中仍未普及。
為鼓勵病患進行檢驗,香港乳癌基金會推出基因檢測資助計劃,供HR+/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申請,患者需要提交填妥申請表格,並附上由主診醫生簽署核實的轉介信和基因檢測收據,經基金會審批確認後,便可獲得最多HK$4,000一次性定額資助。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及外科專科醫生張淑儀說:「乳癌治療是一個複雜及具挑戰性的工作,除了乳癌期數外,亦需要根據患者腫瘤的亞型以及基因變異以作進一步分類,所以治療患者時要根據個人情況而調整治療方向,不能一概而論。」
想減低患乳癌風險,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不二法門,例如恆常運動,不吸煙外,還可從健康飲食着手,素食營養學家伍雅芬就曾分享以下的食物清單及重點,有助減少患上乳癌的風險。
十字花菜如椰菜和西蘭花能預防乳癌,因具有降低雌激素水平的作用,雌激素是腫瘤生長的重要原因。此外,西蘭花含有異硫氰酸酯的抗癌化合物,具有幫助肝臟解毒的作用,從而去除體內的致癌物質。
高脂肪的飲食會增加女性患上乳癌的風險。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的研究指出,高脂肪飲食的女性比低脂肪飲食的女性患上乳癌的風險會高出32%。
根據「農業暨食品化學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綠茶中的綠茶素能預防患上乳癌,皆因當中富含強大抗氧化劑多酚類物質,可以防止癌細胞生長,每日可喝1至3杯不含咖啡因的綠茶。Text:Fio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