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RSV疫苗|調查揭長期病患對RSV預防意識低 專家籲市民宜提高警覺 加強疫苗接種

RSV疫苗|調查揭長期病患對RSV預防意識低 專家籲市民宜提高警覺 加強疫苗接種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5-02-19

RSV疫苗|調查揭長期病患對RSV預防意識低 專家籲市民宜提高警覺 加強疫苗接種

流感病毒來勢洶洶,惟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威脅也不能忽視。日前有一項調查發現,市民普遍對RSV的認知不足,更甚至誤以為接種流感疫苗能預防RSV感染。專家提醒,長期病患者比常人更高危感染RSV及生蛇,而且出現併發症或後遺症的風險較高,建議高危人士應盡早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

RSV疫苗|調查揭長期病患對RSV預防意識低 專家籲市民宜提高警覺 加強疫苗接種

逾半受訪者患長期病超過10年

由多位醫學界專家組成的團體「糖心腎抗感染聯盟」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進行問卷調查,所有受訪者均為50歲或以上,最終成功收集到984份有效回應,其中682份來自病人組織,302份來自公眾。病人組織包括腎友聯、新健社、關心您的心、糖尿天使及香港糖尿互協會等等。調查結果顯示,最多受訪者患有高血壓,其次為糖尿病。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患有長期疾病超過10年,四成曾因所患的長期病而需要入院接受治療。

防治高血壓|中醫拆解常見症狀及治療方法 推介2款健康湯水飲料

調查發現受訪者對RSV的認知程度顯示,近七成的受訪者未曾聽過RSV,且超過一半誤以為接種流感疫苗能預防RSV感染。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林緯遜醫生強調,流感與RSV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病毒,流感疫苗無法預防RSV感染,唯有接種RSV疫苗才能有效降低感染及重症的風險。

心衰竭患者染RSV死亡風險增

此外,調查顯示,近五成受訪者對RSV預防的意識較低。雖然接近一半的病人組織患者了解感染RSV後有高/極高的併發症風險,但只有少於20%的街訪患者認為會出現併發症,顯示公眾的警覺性較低,需加強公眾教育。

心臟科專科蕭頌華教授提醒,不少人可能認為RSV僅引起肺部感染,事實上,它還會增加血栓風險,加重心臟負擔。研究顯示,心臟衰竭患者感染RSV後,入院風險是常人的8倍,住院期間死亡風險更是常人的1.8倍。另腎病科專科葉逸軒醫生亦提醒腎臟疾病亦是RSV重症的高危因素之一,並引用研究指出腎病患者的免疫系統較弱,容易出現嚴重感染反應,可能導致腎功能惡化。

腰部是最常見受影響部位

另一方面,是次調查又發現,27%受訪長期病患曾經感染帶狀疱疹(俗稱「生蛇」),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曾經復發,逾一成受訪者曾經受後遺症影響,腰部是最常見受影響部位,當中一成受訪者稱後遺症持續超過一年。

心臟科專科姚啟恒教授指出,生蛇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密切。若患者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因免疫系統下降而增加生蛇的風險;反之,曾經生蛇的患者因生蛇引起的血管炎症,可能擾亂血管結構,從而增加中風、心肌梗塞及其他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周振中醫生亦提醒,一旦生蛇,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能受到影響,症狀也可能較為嚴重,導致患者在此期間因其他健康問題而住院。

1763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