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3月30日是世界躁鬱症日。在香港,躁鬱症並非罕見,例如著名唱片騎師洪朝豐先生外,藝人關寶慧亦曾在電視節目訪問中透露曾患躁鬱症,並憶述當時以打麻雀來紓緩情緒,甚至最嚴重曾睡足30小時,幸得身邊好友支持及自己的信念,最終成功克服躁鬱症。
究竟甚麼是躁鬱症?與憂鬱症在症狀上有何分別?作為家人、朋友,該怎麼跟躁鬱症患者溝通相處?
雙向性障礙 (Bipolar disorders),又稱「躁狂抑鬱症(躁鬱症)」。躁鬱症患者會週期性的呈現抑鬱期及躁狂期,其情緒會有兩極端的表現,一般而言,病人表現情緒高漲、興奮,這些波動通常維持維持數日至數月,之後其抑鬱期漸漸出現,經數日至數週而呈現出抑鬱徵狀。
在躁期及鬱期之間,病人情緒和行為處於正常情況,不過大部份病人仍會呈現一些情感障礙症狀而無法完全恢復病發前的功能。
躁鬱症的類型可依據躁狂和抑鬱的嚴重程度的不同變化來區分,包括躁鬱症I型(躁狂較為嚴重,至少維持一周)、躁鬱症II型(至少一次以上嚴重抑鬱發作,躁狂發作相對較輕的模式)、情緒急速循環(躁狂和抑鬱徵狀相對較輕微,會經常交替出現,並維持較長時間)等。
大概每100人當中,有1人會患上雙相情感障礙(躁鬱症)。男女患病比例相若。至於發病年齡,大多在青年時期至成年時期發病,較少會在40歲以後才發病。
精神科專科醫生黎大森曾撰文分享,躁鬱症I型與躁鬱症II型的分別。首先,躁鬱症II型跟I型最大的分別在於症狀的嚴重性,躁鬱症II型病徵較I型為輕,對自己、家人及朋友影響也沒有I型的嚴重,沒有出現妄想或幻覺等嚴重問題,治療難度相對較少,最重要是及早診斷和治療,家⼈和朋友的諒解、支持和鼓勵是康復的重要關鍵。
他又引述醫學研究指出,患有I型躁鬱症的病人在智能表現方面較正常人為差,特別是在專注力,短期記憶,影像記憶,語音學習和執行能力等都有不足,而II型躁鬱症患者在語音學習和記憶方面較正常大眾遜色,診所裡有病人家屬擔心患者可能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來求診,最終診斷患上躁鬱症,這証明了躁鬱症患者的行為表現和他們所理解的有很大落差,及早診斷和治療可減少對患者各方面的影響。
躁鬱症的發病成因至今未明,然而有研究發現以下3個因素或有關連,包括家族遺傳比成長環境更加重要;躁狂或抑鬱的狀態可以由生活壓力,或者身體的疾病所引起;似乎是腦部控制情緒的部分出了問題,所以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黄美彰醫生曾指出,有些患者「首先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當他們服用了抗抑鬱藥,而他們本身遺傳了狂躁抑鬱症的基因,便有可能由抑鬱情緒變成狂躁。一旦患上了此症,隨其病情發展,即使沒有外界誘發因素,亦可病發。」
精神科醫生張力智指出:「躁鬱症的患者,會交替出現躁狂或抑鬱狀態。患耆躁狂時會變得情緒高亢、暴躁易怒、自信心膨漲、精力異常充沛、性慾增加等。在過度樂觀加上衝動的精神狀態下,容易做出不顧後果的行為。而出現抑鬱徵狀時,則會感到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易累、對自己和將來感到很負面,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
他補充,躁鬱症的復發率非常高,不少患者需要終身接受治療。
躁狂發作作時可能會: | 抑鬱發作時可能會: |
情緒高漲、感興奮 | 持續的情緒低落,感到非常難過、沮喪、空虛、憂心 |
精力充沛,過度活躍 | 自覺思考、動作變慢,或會躁動不安 |
不能或不願意去睡,減少睡眠需求 | 難以入睡,過早起床或嗜睡 |
作出輕率的決定,如過量飲食 | 食慾不振或暴增 |
煩躁 | 感到非常疲倦 |
滿腦子新奇主意,很快地由一個主意跳到另一個 | 難以集中精力或做出決定 |
認為他們可以一次做很多事情 | 簡單的事情也沒法完成 |
行事衝動,自制力普遍地降低,如胡亂花費、賭博 | 幾乎所有活動都沒有興趣 |
自覺比平時更重要 | 感到絕望或毫無價值 |
說話很快,魯莽地批評別人 | 說話很慢,沉默或自覺沒話可說,又或忘了很多 |
Text:Fion
參考資料:
1.《雙相情感障礙(躁狂抑鬱症)》
2.Mental Health in Action 精神健康的實踐 (2)
3. 《狂躁抑鬱症》
4. Bipolar Disorder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