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和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聯合科學委員會)並不建議大規模猴痘疫苗接種計劃,而在9月15日發表更新的暫擬共識建議,當中認為在自願形式下,建議使用第三代疫苗為確診個案的接觸者安排暴露後接種疫苗,以及為高暴露風險人士安排暴露前接種猴痘疫苗。
由10月5日起,衞生署將於轄下6間社會衞生科診所將為有高風險性行為的到診者提供接種服務:
衞生署九龍灣的綜合治療中心及醫院管理局(醫管局)伊利沙伯醫院和瑪嘉烈醫院的特別內科診所提供醫護和實驗室工作人員,醫管局和衞生署會提早於9月26日起,分別在醫管局職員診所及衞生署部分診所為其處於高暴露風險的員工接種疫苗。至於其他高風險目標群組人士(包括非衞生署社會衞生科診所到診人士),衞生署已設立兩間指定猴痘疫苗接種中心:
屬於高風險目標群組人士可於10月3日起透過以下方法預約:
政府參考聯合科學委員會早前的建議並已購買第三代疫苗。首批第三代疫苗(JYNNEOS)已運抵香港,並會分發為猴痘疫苗接種計劃之用。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須接種兩劑疫苗,而曾接種天花疫苗的人士則只需接種一劑。按照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的注射方式及現時的疫苗採購量,預期計劃可為12萬人接種疫苗。中心呼籲市民若屬於上述高風險目標群組,應盡快接種疫苗。
Text:Fion註: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以政府最新更新公布作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