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房顫手術|首個亞太區研究使用新型心臟電腦掃描軟件|真實個案分享:79歲心房顫動患者術後情況良好

房顫手術|首個亞太區研究使用新型心臟電腦掃描軟件|真實個案分享:79歲心房顫動患者術後情況良好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3-09-04

79歲的李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膽固醇多年,需要長期服用三高藥物,曾因急性心臟病發而進行「通波仔」手術。至大約10年前,他更確診心房顫動,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以預防中風。

在去年檢查時,醫生發現李先生的左心耳附近有血栓形成,即使逐漸加大藥物劑量,血栓仍然存在,中風甚至死亡風險極高。可是,由於李先生年紀大,若採用傳統方法需要全身麻醉,風險較高,因此醫生決定安排李先生參與新型心臟電腦掃描軟件優化手術的研究,透過採用「模擬植入電腦掃描軟件優化手術流程」,只需於術前及術後(45天)進行電腦掃描檢查,手術期間接受局部麻醉及心臟內超聲波檢查,便可進行「左心耳封堵術」。李先生亦表示是次手術較輕鬆,康復時間亦較短,感覺良好。

心臟房顫

有助提升手術準確度及成功率

亞太心律學會(APHRS)聯同香港心臟專科學院舉辦學術論壇,講解有關優化左心耳封堵術的最新研究。第16屆亞太心律學會科學會議籌委會聯席主席陳藝賢醫生就發表了心房顫動手術的嶄新技術,心房顫動可以引致缺血性中風及其他疾病,五分一缺血性中風患者都是與房顫有關,針對不適合服用抗凝血藥以預防中風的房顫患者,可以進行左心耳封堵導管手術作治療。

本港進行了亞太區首個關於新型心臟電腦掃描軟件優化手術的研究,使用新型電腦掃描軟件,來取代傳統手術流程的術前術後食道心臟超聲波檢查,結果顯示此方法能增加手術的準確性、安全性、成功率及效率,未來將開展第二階段研究,期望將新科技應用在臨床醫學上,令更多病人受惠。

新式傳導系統起搏 助改善心臟功能

此外,第16屆亞太心律學會科學會議籌委會榮譽主席劉柱柏教授指,本港每年約有2,600名患有心率過緩的病人需要植入起搏器,惟已沿用50多年的右心室(RVAP)起搏會導致心臟功能減退,研究指8年內約約600至700名病人受影響。近年研究發現最新的左束支起搏方式可減低心衰風險2至5倍,有效改善心臟功能及死亡率。

香港醫生使用新起搏方式的比率已達4成,領先其他地區,世界各地亦正逐漸採用此新式起搏技術。劉柱柏教授提醒病人要留意自己病徵,尤其長者、男性、起搏比例逾40%及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衰的風險特別高,如有懷疑應咨詢醫生,及早以藥物或改變起搏方式以預防心臟功能衰退。

26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