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長者痛症緩解計劃」於去年一月啟動,招募年滿60歲或以上且持續患有痛症三個月或以上的長者參與,接受計劃提供的痛症緩解服務、健康教育及研究。團隊日前公布首輪數據,首10個月共訪問396名參與計劃的長者。初步數據顯示,接近九成受訪長者表示患有兩個或以上的痛症部位,最常見疼痛位置為膝部,佔38%;背部、肩膊分別依次跟隨其後,分別有21%及15%。同時,有關調查亦發現有四成長者出現輕度至中度焦慮情況,接近八成處於前期衰老至衰老階段,近兩成有機會患上少肌症。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長者痛症緩解計劃」總監薛詠珊醫生表示:「我們的初步數據顯示本港不少患有慢性痛症的長者,因身體長期承受痛楚而衍生情緒及其他身體機能方面的問題。為免身體受痛楚煎熬,他們往往會選擇減少活動、拒絕社交,結果加速退化,進一步減低活動能力,形成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