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生活百科 >  【飲食習慣改變】調查:近6成受訪港人疫下增磅 逾4成人吃更多零食

【飲食習慣改變】調查:近6成受訪港人疫下增磅 逾4成人吃更多零食

Fion
編輯: Fion
日期: 2020-10-21

新冠疫情持續,不少人減少外出盡量留家,而生活習慣亦有所改變。有機構發布的「疫情下港人飲食習慣轉變」調查,發現港人在此期間失衡飲食和缺乏運動的情況嚴重,有近六成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疫情期間增磅,即每兩日就有一人在此期間發胖。

上圖: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首席市務及數碼策略總監馮婉欣(左)及註冊營養師劉惠汶(右)

調查由香港永明金融委託生活易於2020年9月透過網上問卷形式,成功訪問916名年齡介乎20至55歲的香港人,結果發現七成香港人在疫情期間有叫外賣的習慣,而33%的受訪者稱因疫情比以往增加叫外賣次數,而最常叫的是炒粉麵飯(52%),其次是快餐(45%)和家庭小菜(44%),反映由於疫情關係市民在家工作及減少外出,會以外賣解決一日基本三餐的主食需要。

值得一提,三成半人除了正餐外亦多了下廚,例如焗蛋糕、做中式點心等。更有高達九成半人更表示一日吃4至5餐。

而且,有逾四成受訪者坦言在此期間多了吃零食,當中最常吃的薯片(56%)、餅乾(46%)和雪糕(39%),成港人最愛抗疫零食三甲,平均一周吃三次。被問及在此期間多吃零食的原因,近6成表示因為「留家抗疫太苦悶,食零食可令自己開心」,而愈年輕的受訪者愈傾向依靠零食解悶。

不過,於疫情期間吃多了,但卻未有未有相應調節運動量。調查發現41%受訪者表示完全沒有運動習慣,僅8%受訪者每週運動量達150分鐘或以上。逾6成港人表示待疫情穩定後,最想第一時間食自助餐或放題大吃大喝。

澳洲註冊營養師劉惠汶稱,在失衡飲食加上嚴重缺乏運動的雙重因素下,港人容易增磅,有機會因此增加患糖尿病風險。她舉例,如每周進食三件蛋糕及三包中型薯片,一個月便攝取多逾6,100千卡的熱量。以體重約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每月需實際跑近11小時才能完全消耗。如沒有運動習慣,以上額外攝取的熱量有機會令體重每月上升近兩磅。

她建議可多選擇有助穩定血糖的低升糖指數碳水化合物,同時配合帶氧及阻力運動,增加熱量消耗並有助改善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保持血糖水平健康。

營養師:進食零食時的飲食貼士

留意進食頻率

選擇較健康的零食原味果仁

選擇較健康的零食
  1. 原味果仁
  2. 無添加糖水果乾或凍乾(freezedried)水果片
  3. 高纖穀物棒
  4. 烤焗較低脂薯片
  5. 鹽味爆谷


Text:Fion

延伸閱讀:


13825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