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著名作家倪匡昨午(3日)離世,享年87歲。倪匡的作家好友「沈西城」在社交平台表示:「倪大哥今午走了!」倪匡創作題材不盡,涉獵武俠、偵探、靈異等,而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 、《原振俠》系列等經典作品,更是多年來膾炙人口。
倪匡在2019年仍然有出席香港書展活動,更透露十多年來飽受皮膚問題困擾,看過七個醫生,有專家指似患濕疹,亦有的說是患癌,及後確診皮膚癌,醫生建議倪匡接受化療,但他表示「不怕死」,並決定「放棄治療」,原因是自覺很快與疾病同歸於盡。此外,他在席間也分享了改變心態的方法,就是會化痛苦為快樂,相信「身體的病痛是改變不了,但精神的痛苦可以用腦部去決定,用意志力轉化,我可以做到」。
皮膚癌是常見的癌症之一,而且全球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不過,雖然皮膚癌的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不算特別高。若能及早發現,有助早期治療,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到底皮膚癌有哪些症狀呢?
不同的皮膚癌有不同的徵狀,醫管局整理4種較常見的症狀為[1]: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應志浩醫生曾強調只要曝曬一次,日後患上致命黑素瘤皮膚癌的相對風險就會增至1.7倍,兩次曝曬相對風險增至3.8倍。皮膚白晢者只要在中午時份曬15分鐘,皮膚可能已被曬傷[2]。
想降低皮膚癌的風險,就要從防曬開始做起。皮膚科醫生陳厚毅提醒,如果長時間逗留在戶外的話,不論任何天氣或季節,消費者亦應為皮膚塗抹防曬產品,因為紫外線無處不在,就算雲層也無法阻擋UVA。所以,即使只是陰天的日子,仍有可能令肌膚曬黑或導致皮膚老化、失去彈性等問題。即使停留在室內,如果靠近窗邊會受到陽光照射的話,還是有塗上防曬的需要。
Text:Fion圖片來源(部分):香港貿發局網頁、陶傑fb、曾寶儀fb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