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運動食療 >  幫脾胃打好底子 補品超吸收

幫脾胃打好底子 補品超吸收

Chanel Chan
編輯: Chanel Chan
日期: 2013-01-18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身體的運作會隨著天氣的變化受影響。經歷了春夏的體力消耗後,在秋冬季節,身體本能地渴望吃一些滋潤和溫暖的食物,因此不少家庭都會有進補的習慣。余仁生註冊中醫師陳慧蓉醫師提醒大家,進補之前必須要先養好脾胃,才能事半功倍。

關於陳慧蓉醫師

  • 註冊中醫師(全科)、
  • 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內科),
  • 現職余仁生綜合醫療中心中醫師。

Text/Chanel

首先,別以為進補一定等於吃燉雞、羊腩煲和當歸鹿茸等溫性食物。廣義而言,進補是指就個人的生理特點,進食一些幫助調整體質,減輕疾病傾向的食物。假如病人體質有濕,醫師會為他設計一些幫助袪濕的食物。簡單而言,「補」並非單一地補充和增加營養,也可以是幫助身體排走有害物質的。如果這個調整體質的進補大計成功,身體抵抗力增強,自然就能「冬令調補、明春打虎」了。

然而,不論是補身還是醫病,均離不開一個「食」字,脾胃功能對進補的成效起關鍵作用。都市人都喜歡在夏天喝冷飲、吃雪糕、魚生和沙律等生冷食物,但消化系統就像一個朱古力火鍋,必須持續溫熱著,生冷食物就像加入火鍋中的冰塊,會令朱古力凝滯不動,以致脾胃功能減弱。此時若突然進食大量補品,只會加重脾胃負擔,造成胸悶、腹脹、消化不良、腹瀉等不適。

中醫理論指脾胃主「運化」,負責將吃進肚子的食物轉化成營養、供給身體能量,然後將沒用的毒素和廢物盡快運走,排出體外。如果脾胃這個臟腑偷懶或者出錯,那怕你吃的是山珍海饈,到最後可能甚麼也吸收不到,白白被浪費掉。故此醫師建議在秋冬進補前,要給脾胃一個適應的調整期,先食一些消積解滯的藥膳。

例如可以在初秋時分進食白蘿蔔,民間素有「冬吃蘿蔔夏吃薑」和「十月蘿蔔小人參」之說。因白蘿蔔性涼,味辛甘,無毒,能芳香化濕、開胃健脾,有消食順氣、醒酒化痰、止渴、利尿、通大便的功效。非常適合經常食辛辣、肥膩、高糖、吸煙、飲酒的體質濕熱人士。此外,各樣湯水粥品中,也可加一些谷芽、麥芽或雞內金等,可有助健脾消化。

蘿蔔開胃湯
材料:白蘿蔔1個、黨參12克、淮山15克、山楂15克、神曲15克、麥芽12克、鴨腎2隻、雞腎1隻。

做法:

  1. 淮山先浸水2小時,使之變軟。
  2. 全部材料洗淨,放煲內加清水用猛火煮滾,維持猛火約11分鐘,然後轉中火煮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貼士:若買不到鴨腎和雞腎,可以瘦肉、雞胸肉等低脂肉類代替。

當脾胃預備好之後,便可以開始按照自己的體質,配搭不同藥材烹調補品,進補的藥材簡單可被分為補氣、補血、補陽和補陰幾種,常見包括以下這些:

補氣:人參、西洋參、太子參、黨參、黃芪、白術、山藥、桑寄生、甘草、大棗、飴糖、蜂蜜
補血: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何首烏、龍眼肉
補陽:鹿茸、淫羊藿、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益智仁、杜仲、續斷、菟絲子、山萸肉、蛤蚧、冬蟲夏草
補陰:北沙參、南沙參、麥冬、天冬、百合、石斛、玉竹、黃精、枸杞子、龜甲、鱉甲


但當然,食材資料僅供參考,服用前應事先諮詢註冊中醫師的意見。若想了解如何分辯自己的體質,請看下一篇

更多陳慧蓉醫師提供秋冬進補食療:

  1. 潤肺雙銀奶露
  2. 花膠鳥雞湯

19612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