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專家解碼 >  女性陰部治療 | 「修陰機」修復陰道老化鬆弛、乾澀 醫生:亦有助改善陰道炎及壓力性失禁

女性陰部治療 | 「修陰機」修復陰道老化鬆弛、乾澀 醫生:亦有助改善陰道炎及壓力性失禁

鄭曉蔚
全科醫生
日期: 2025-02-11

女性陰部治療- 修陰機-老化鬆弛-乾澀-陰道炎-壓力性失禁-鄭曉蔚醫生

這些日子當與朋友、病人們提及「修陰機」,他們第一個反應是:「鄭醫生,你不只鑽研激光、彩光,現在還對收音機有興趣,但為何收音機可以用來治療陰部問題?真是神奇!」我說的「修陰機」當然不是大家平日收聽的「收音機」(Radio) 啦!

「修陰機」最初推出時,我曾深入研究其資料及隨廠商到外地接受訓練。及至2014年中,於香港婦產科專科醫學會的會員聚會上,意大利婦產科專科醫生Stefano Salvatore教授專程到港,介紹了這激光技術及他的臨床治療研究,才被廣為討論。我雖不是婦科醫生,但有幸被邀與教授作交流,真是獲益良多!

「修陰機」的治療原理,跟臉部進行激光療程的理論差不多,都是「先破壞,後建設」,以分段式侵入性激光破壞陰道黏膜,這些點陣式激光的微創傷及熱力,會刺激細胞自我修復,膠原蛋白、彈性纖維、細胞間質大量增加,黏膜及腺體幹細胞受到激活後自我分裂及分化,發展成新的黏膜及腺體。從而增厚黏膜,分泌正常化,陰道內腔收窄、緊緻;一旦陰道回復健康狀態,亦有助減低陰道炎,對輕度的壓力性失禁也有明顯改善。

女性內陰治療

針對修復陰道的老化鬆弛、乾澀等問題,一般採用激光治療 。最早出現的激光修陰機,有一個很迷人的名字,叫蒙娜麗莎MonaLisa。發展至今,已有很多不同的激光技術, 例如分段式二氧化碳激光(CO2)和分段式鉺雅克激光 (Er:YAG) ,都屬於侵入性激光,可以於陰道内壁造成很多微細的點陣式傷口,將老化萎縮的黏膜破壞,再令它重組起來,回復健康。

每種激光都各具利弊之處,二氧化碳激光破壞性強,可以進入較深的黏膜層,如果能量控制得當,修復效果會很好;至於鉺雅克激光,雖然只能進入較淺層位置,但較安全。無論使用何種陰道激光,對機頭的消毒必須謹慎處理,每次用後一定要使用高壓消毒爐消毒。最近,廠家亦推出了一次性的激光陰道支架,用完即棄,避免交叉感染。

女性外陰治療

治療位置包括大小陰唇及陰道開口部份,主要針對陰唇鬆弛而引致的多皺、拉長等問題,常用的是射頻技術(RF Radiofrequency),原理跟臉部療程一樣,透過電磁波產生熱力,令下陰皮膚收緊,激生膠原蛋白,令陰唇與陰道開口同步收緊。這類外陰治療的射頻技術,同樣可分單極及雙極兩種,皆屬非入侵性。此外,亦有超聲波結合聚焦單極射頻,以減低所需的能量,重塑並收緊外陰的輪廓。

到韓國作交流時,有些婦產科專科醫生使用分段式激光進行外陰治療,無論是二氧化碳激光或是鉺雅克激光,都有助外陰皮膚回復嫩滑。但陰唇本身色素較深,如使用一些創傷性療法,有機會導致膚色變深,甚至出現反黑現象,故必須小心處理為妙。

因韓國出生率下降,有韓國婦產科專科醫生把診所轉營為私密處回春Clinic!

因韓國出生率下降,有韓國婦產科專科醫生把診所轉營為私密處回春Clinic!

進行修陰療程之前,醫生會先為病人進行簡單的檢查及化驗,包括子宮頸抺片、驗血、驗尿及各項性傳染病等,以了解病人的健康狀況,確認病人適合進行治療。我的治療室內還安裝了晶液顯示屏,可以給病人直接了解自己的子宮頸及陰道的情況,曾有病人說:「和它相處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它呢!」

整個治療過程約需30分鐘,先把支架放進陰道,然後在支架內入激光機頭,進行時由內向外逐步移出圓筒形激光機頭,每次發射完激光便可以向外移出一小格。支架有助撐開陰道壁,激光只會射到陰道壁,而不會傷及子宮頸。陰道支架比做婦科檢查的鴨咀箝還要小,所以病人大都可以接受。

陰道支架(speculum) ,激光機頭(laser handpiece) ,進行陰道回春。

陰道支架(speculum) ,激光機頭(laser handpiece) ,進行陰道回春。

痛嗎?很多女士都有這樣的擔憂!原來陰道內的感痛神經線沒有陰唇的多,所以治療時感覺不大,暖暖的,可接受,當激光靠近陰唇時會感到輕微刺痛。為免病人過分緊張害怕或不舒服,我通常會先於陰唇部位噴上麻醉劑,以減輕病人不適。治療後,陰道壁會出現微創傷口,分泌物可能帶少許血絲,復原期短,但要避免磨擦,建議病人暫停性行為一至兩個星期。

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前後陰道壁情況。

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前後陰道壁情況。

表:修陰機技術比較表

 CO2 分段式激光Er:YAG分段式激光射頻 (Radiofrequency)
技術10600nm波長激光2940nm波長激光1.       單㥛+超聲波

2.       雙㥛
治療位置陰道

陰唇
陰道

陰唇
陰唇

 




📣📣📣 如你也想成為《專家解碼》的一分子,與healthyD讀者分享健康心得,或是有志於推廣公共健康教育的醫生或醫護界專業人士,歡迎電郵至healthyD@esdlife.com與編輯部聯絡。

669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