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on
編輯
2020-12-21 12:08:13
糖尿病是現代的都市病,究竟患者在飲食上有哪些禁忌?一般提起控制血糖,許多人會聯想到戒甜、戒糖,不過原來鹹食也有機會導致血糖飆升。台灣胃腸科醫生近日分享一個病例,一位平日不太吃甜食的婆婆,但竟因為一個飲食習慣,導致其血糖上升。
近日播出的台灣節目《健康2.0》中,基隆長庚胃腸科醫生錢政弘分享案例,一位70歲的老太太上門診追蹤血糖,發現其數值越來越高,於是醫生就建議她避免吃甜食,然而婆婆卻回答醫生,她平日不太吃甜食。
醫生再次詳檢婆婆平日的飲食習慣,後來發現由於婆婆是務農的,從小的生活困苦,習慣醬油伴白飯吃,飲食主要以澱粉為主,於是不知不覺中使血糖上升。錢政弘指出:「白飯當然是健康沒有錯,但是吃太多的話,血糖還是會高。」
他續指,中國、日本均曾有長期研究,針對吃麵或飯的人兩者比較,發現吃麵的人會較易得糖尿病,「因為有些麵食含鈉量比較高,長期吃下來的話,又增加調味料後,整體的熱量還是會增加」,而且「口味比較鹹的話,也可能在無形中吃到特別多的熱量」。
敏盛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生補充,大眾宜留意下飯的配菜,因為當中不少味道較鹹,為了把味道中和,結果令人吃飯多了,自然澱粉量便會提高。
另外,他又引述研究數據指出,吃鈉會導致身上有兩個激素改變,包括第一「飢餓素」,若然吃得愈鹹,飢餓素分泌就會越多,便會越想吃東西,結果越吃越多;第二則是「胰島素」,納會影響胰島素的抗性,使胰島素變得比較沒有作用,所以常吃太鹹者「不但容易得到高血壓,還會容易得到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想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建立健康飲食習慣是不二法門。有部分患者誤以為水果是「甜食」,會影響血糖水平,所以戒吃水果。衛生署建議患者不應戒吃水果,解釋雖然果糖確能影響血糖水平,但水果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物和纖維素,有助增強免疫力和維持腸道健康。而且,如在一餐中適量進食水果,或在餐與餐之間以水果作為小食,同時參考「醣質交換法」的食物換算,也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餐單參考 | |
種類 | 名稱 |
湯 | 豆腐雜菜湯 |
主菜 | 松子馬蹄碎肉、翡翠蝦餅、菇菌炒雜菜 |
甜點 | 雪梨 |
餐單參考 | |
種類 | 名稱 |
湯 | 白玉雜菜粒湯 |
主菜 | 蘑菇粟米魚柳、香茅蒜片焗雞、香葉炒四季豆 |
甜品 | 奇異果 |
餐單參考 | |
種類 | 名稱 |
湯 | 番茄香茅鮮蝦湯 |
主菜 | 西蘭花炒帶子、香茅肉絲、菇菌炒雜菜 |
甜點 | 燉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