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rence Lam
編輯
2021-01-22 19:37:21
傳統上新年是中國人一家團聚的節日,家家戶戶都圍在一起做節吃團年飯。正所謂「每逢佳節重三斤」,春節人人大魚大肉,往往不自覺跌入增磅誤區。其實想吃得美味的同時,同樣可講求健康:低脂、低卡、多菜少肉,少食多餐,免得腸胃過分負荷,造成肚痛肚疴等不胃不適症狀。以下編輯為大家精選了十款新年健康食譜,具滋補、養生、排毒之功效,想養生、減肥人士必收藏啊!一系列意頭菜包括:袋袋平安、盆滿砵滿、孔雀開屏等。
很多人嘴邊高張吃素,卻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怎樣吃素才吃得營養均衡,才不致於在餐單上缺了蛋白質、鈣質、鐵質、維他命D和B12等重要營養素。鮮腐竹屬於豆類製品,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代替肉、魚、蛋及其代替品的攝取,且不含膽固醇。提提大家記得要選購未經油炸的腐竹或腐皮,能大大減低脂肪的含量。
>> 查看食譜
每隻雞蛋所提供的蛋白質,相等於約1兩肉類,而且脂肪量較肉類低。蛋黃含有磷質、鐵質、維他命A、卵磷脂、三脂甘油酸、膽固醇和卵黃素等多種營養素,是製造腦細胞的重要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幫助。黑木耳含高鐵質,可促進胃腸蠕動;冬菇低脂、高蛋白質;果皮可以化痰、症、心血管和其他疾病的機會。此外,高纖、低脂的素食習慣更可減輕腸胃的負擔。
>> 查看食譜
翠玉瓜含有豐富的鉀質(Potassium),能幫助降低身體的鈉含量,有助降血壓,亦含有豐富蛋白質、纖維素等營養,而且熱量低、脂肪低。馬蹄含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他命B、C、鐵、鈣及碳水化合物等,能滋陰清熱,消食化痰。冬菇則低脂,高蛋白質,近年有研究指出能提升免疫力。
>> 查看食譜
芋頭含有蛋白質、澱粉質,外皮提供多種礦物質如鎂、鐵、鈣、磷、維他命B1、B2及C、非水溶性纖維及鉀質。芋頭低脂、高纖維,可以增加飽肚感;而豐富的鉀質有助排走多餘的鈉質,預防水腫的問題。但芋頭較難消化,多吃容易引起胃痛、胃脹,腸胃差的人不宜多吃。冬菇屬於菌類,近年有研究發現能提升免疫力。
>> 查看食譜
很多打工仔經常熬夜,令人疲乏、消化不良、胃口差;陰虛除可影響口乾、眼澀,也能產生俗稱「虛火」的內熱,會生飛滋、暗瘡、口臭、皮膚乾、煩躁及小便黃等,涉及各個臟腑。改善熬夜後遺症,建議飲用沙參百合瘦肉湯,能益氣養陰和清虛熱。
>> 查看食譜
中醫認為便秘是屬於一種症狀或症候,引起的原因十分複雜:妊娠後期或更年期的婦女便經常遇到這個問題。解決便秘煩惱,除了均衡飲食、適當運動與穩定情緒外,每天應攝取多於25克纖維質,從外補充含有酵素的食物,如納豆、乳酸菌、糙米、新鮮蔬果、發酵飲品等,促進腸道蠕動,排清體內毒素及宿便。
>> 查看食譜
冬至最好吃羊,因為羊肉溫而不燥,養血益氣,溫中暖腎。當歸性溫、味甘、辛,入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紅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益氣補血,健脾和胃。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配合紅棗加強溫中功效。合桃性溫、味甘,入肺、腎、大腸經,可補腎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這款湯會冬至前後十天為最佳服用時間,可改善手腳手腳冰冷問題。
>> 查看食譜
冬日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飲食中可選擇雞肉、生薑、桂圓等。中醫師推薦煲桂圓杞子腰果雞湯飲用,因雞甘溫,補虛,暖胃,強筋骨,續絕傷,活血調經,拓癰疽,止崩帶,節小便頻數,主娩後虛羸。如果女士補氣血,首選老母雞。
桂圓性溫,能補血,安神,益腦力,養心脾。淮山具有益氣養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的功效。杞子能養肝明目,補腎益精。腰果功效包括補腦養血,補腎,健脾,下逆氣,止久渴。
>> 查看食譜
薑汁、紅棗、玉竹的配搭,使湯水清潤之餘還十分滋補,有養血和中的功效,女士們經常服用更可保持皮膚細緻。
>> 查看食譜
圖片來源 (部分):IG@ hakkaphil,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