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旅遊和長跑練習的高峰期,經常有足踝扭傷者求醫。我們上落樓梯、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走路、跳躍和跑步時,都有可能因著地不穩而「拗柴」,令足踝的肌肉或跟腱受傷。至於運動員和熱愛運動的朋友打球時,也可能因為突然急轉、轉動和翻側腳踝,令足踝的韌帶過份拉扯,甚至撕裂。
扭傷足踝後,軟組織會因扭傷或撕裂而引致發炎。若足踝向內翻,足踝外側的韌帶就有可能已經被拉傷,除了影響足踝的活動幅度外,令走路舉步為艱;足踝亦會紅腫、脹大和發痛。
醫生也可能轉介病人接受超聲波、干擾波(以中頻波作治療)及針灸等物理治療,幫助緩和痛楚及軟組織發炎的症狀,使組織更快復原。消炎藥物亦有助紓緩痛楚和腫脹。
大多數的足踝扭傷個案都可以自然痊癒,不會引發任何併發症,康復後,可回復日常活動。若足踝重覆扭傷,引致足踝關節不穩定,醫生則可能會建議施手術,重建撕裂了的韌帶。
大家在旅遊和練習長跑時,要多加留心,除了按個人需要,選擇適當的運動鞋、跑鞋或攀山鞋保護足踝,亦要留意道路地面是否不平,及道路是否因天雨而變得濕滑。若足踝曾有傷患,則先要訓練足踝的肌力和平衡力,才練跑和加強習訓,以減少日後扭傷的機會。撰文:明德國際醫院物理治療部經理梁佩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