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兩性之間 >  為何永遠放不低?斷捨離 感情整理術

為何永遠放不低?斷捨離 感情整理術

Kio Yiu
編輯: Kio Yiu
日期: 2015-10-29

偶然緬懷那些年,即使未如人意,但亦不失為一個美好的回憶;可是,當你仍停留於那些年,被痛苦糾纏,就是一個不良的回憶!

慾望不斷,念念不捨,糾葛不離,正是愁苦的來源,然而我們的生活是連續不斷的加法,經過日復日、年復年的累積,假如沒有減法去收拾這些念、慾、情,腦袋會塞得水洩不通,心靈會重得一沉不起。

資料來源:輔導員伍如風姑娘
香港家庭福利會
全人專業服務

記得在一次輔導經驗中,一位女士向伍姑娘說,輔導過程讓她有一種猶如把原本凌亂的家居收拾整理得窗明幾淨的感覺,心輕了、人也舒爽了!

這正好令人想起日本雜務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從瑜伽的行法哲學「斷捨離」(日文發音:Danshari) —「斷行」、「捨行」、「離行」啟發而生的整理雜物的理念。她提倡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然後「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最後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整理術不同收納術,前者涉及取捨和選擇,是減法;後者是收藏和累積,是加法。

圖片:互聯網

收拾家中雜物和整理心中的混沌,彷彿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些人緊抓著一些經歷牢牢不放,最終被這些厚重的回憶壓得疲累不堪,被雜亂的情感濛混了視線,在煩惱的夾逢中喘息掙扎,猶如居住於所謂的「垃圾屋」中。

山下英子小姐亦提出三種類型的人傾向會堆積癈物,這也和容易被情緒困擾的人的基本特質不謀而合:

(一) 逃避現實型

(二) 執著過去型

(三) 擔憂未來型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清理心靈癈物呢?根據「斷捨離」哲學,可歸納3個重點。

1.把時間設定為現在;

2.以自己為主軸;

3.著眼於我與事或物現在的關係。

過程主要經歷的階段是:

1.覺察自己思考模式;

2.理順自己對事或物背後的動機和期望,重新建立我與事或物現在的關係:

3.最後作出選擇。

伍姑娘再借用山下英子小姐曾提出的例子去解釋,一位結婚30年的女士,透過整理兩個塵封已久,存放著嫁妝和服的櫃子,重新檢視10年前想要離婚的決定,和不想令父母傷心失望的動機而放棄離婚的決定,亦察覺她從那時開始便不願待在家中,10年後在實踐斷捨離的機緣下,這位女士終於面對自己,決心切斷這對櫃子和父母親的思念的執著,厘清她與離婚這個想法現在的關係,然後選擇了離婚。她慶幸能從壓抑中釋放,現在留在家中只感到輕鬆舒暢。

清除精神上的執著並不容易,或許從衣櫃裡的東西開始,可以做得到。中國禪偈有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已道出心靈打掃的重要性,讓心境有清爽的空間,可由生活環境開始。

斷捨離的過程,無需閉目打坐,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整理房間也就是整理自己,由行動為心靈帶來變化,也可說是一種「動禪」呢!

註:可參閱山下英子(Hideko Yamashita)於2009年出版的著作「SHIN •KATAZUKEJUTSU『DANSHARI』」 或中文譯本。

4494次閱讀
Loading
icon_facebook icon_whatsapp icon_line icon_mail icon_print